![]() |
|
|||


踏青(中國畫)

書香門第(中國畫)

海棠枝上問春歸(中國畫)

圓光系列之二(中國畫)

圓光系列之一(中國畫)

八月(中國畫)

青衣(中國畫)

人間四月天(中國畫)

石園(中國畫)

海棠(中國畫)

蟬(中國畫)

香茗(中國畫)

冷月(中國畫)
趙國經1950年生於河北景縣。1976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現爲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畫院副院長、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連獲三屆天津魯迅文藝獎。
王美芳1949年生於北京。196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現爲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天津工藝美院二級美術師,第二屆天津市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第五屆全國文代會代表,連獲三屆天津市魯迅文藝獎。
二人合作近三十年,作品多次入選全軍、全國美展並獲獎,其主要作品有:
《新書下連》入選建國二十五週年全國美展。
《專心》入選第五屆全軍美展。
《新來的水手》入選建國二十五週年全國美展。
《高原的願望》入選第五屆全國美展。
《蒙山臘月》入選第三屆全國青年美展(獲天津二等獎、全國三等獎)。
《再添來亨》入選華北地區美展。
《王貴與李香香》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獲銅獎,中國美術館收藏,赴德、法展)。
《做嫁衣》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獲銀獎,中國美術館收藏)。
《正月》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獲銅獎)。
《太陽·雪山和我》入選建黨七十週年全國美展(中國美術館收藏)。
《鄉間小路》入選“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五十週年”全國美展(中國美術館收藏)。
《紅樓夢人物——王熙鳳》入選天津市弘揚民族文化優秀作品展(獲一等獎)。
《隔輩人》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獲優秀作品獎)。
《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獲銅獎,赴日等國巡展)。
《八月》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獲銅獎,赴日、韓展,併入選第二屆全國畫院雙年展,獲學術獎)。
2003年參加全國政協舉辦的當代國畫優秀作品展。
2004年在日本東京日中友好會館參加由文化部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舉辦的中日美術交流展。
個人傳略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美術年鑑》等典籍,出版有《趙國經王美芳作品選》、《王美芳趙國經精品選》、《工筆人物技法》、《工筆仕女畫技法》、《工筆仕女畫精粹》等。
趙國經君與王美芳女士,既是生活的伴侶,又在事業上志同道合,自上世紀90年代初一直從事仕女人物畫的創作及研究,是當代仕女畫家中的佼佼者。他們的作品,多爲珠璧之合。在藝術表現上,尊重傳統,上規唐宋,下逮明清,從中汲取營養,更注重從現實生活中發現美的典型。他們懂得真正的藝術美,絕不是歷史遺產的傳承因襲,更不是自然物的簡單再現,而是畫家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的產物,這主觀中包含了畫家的藝術功底、才力學養、生活識見和靈感悟性等多方面的因素。他們將西洋畫的觀念和技法也融入到仕女畫的創作中,進而把鮮明的時代感、文學性、抒情性也灌注到作品中去,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從趙國經、王美芳筆下仕女畫的選材和形式特徵來看,他們的作品注重女性形象及情感世界的深層空間,往往不表現故事性的情節或衝突,具有肖像畫的某些特徵,能很好地把握寫實與符號兩個相互抗衡因素的辯證統一關係,在盡力發揮對象真實性的前提下,進一步揭示其更爲深刻、更加本質的精神面貌。
從趙國經、王美芳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們十分善於運用色彩調節畫面的造型結構和空間節奏,濃豔的色彩以深沉的墨韻加以統馭,體現了鮮明的東方文化精神。面龐、五官、髮髻、手等體現女性的關鍵部位,都進行了“既深入又概括、既微妙又含蓄的着意刻畫”。用色不濃不膩,又能透入裏層,很好地把握了豐富與和諧、對比與統一的關係,鮮有雕琢氣和脂粉氣。那些色彩鮮豔明麗的衣着飾物,發揮了傳統工筆重彩畫的審美效能,同時在依據情感及情緒的細微差別和人物身份、性格的差別而發揮色調、色階、色相的微妙作用方面,進行了大膽而有益的探索。人物裝束明麗而富有裝飾性,對於古典服飾的樣式、圖案及色彩的興趣、處理方式,明顯帶有主觀創意的成分,西洋繪畫的色彩趣味也部分地融合進去,線形結構在色彩的構成中適當淡化,體現了現代審美情勢下的“法心源”特徵。
趙國經、王美芳的藝術實踐和理論總結,說明傳統繪畫的表現手法在不斷地豐富完善。他們的勞動心血和汗水,一定會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