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朱清章每天爲母親端水餵飯。
一進門,朱清章的母親韓福貞就站在自己房間的門口和記者揮手打招呼,今年85歲高齡的韓福貞老人除了聽力差點身體還算健康。
就在1975年的冬天,韓福貞老人用煤爐點火時不慎將省吃儉用的1000多塊錢燒掉了。氣急攻心,老人突發腦溢血摔倒了,後經內蒙古醫院救治半年,命總算是保住了,卻成了“植物人”。這個時候父親朱明義因工傷患了外傷性震顫麻痹綜合徵,後來發展成半身不遂,躺在牀上不能動彈。
“兩位老人都病倒了。一家三口人,就剩下我一個人上班。當時我真沒辦法應對了。”朱清章對記者說。
面對無任何知覺、終日躺在牀上的母親,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的父親,朱清章每日早起晚睡對二老細心照料。
要照顧兩位病人,朱清章上班經常遲到。因表現不合格,單位領導經常找他談話。得知他家中情況後,領導默許了朱清章的“常規性”遲到早退。
默默堅守,30多年的不離不棄,在朱清章看來就是一天一天的洗衣、洗菜、端水、餵飯,就是每天給母親換洗3塊尿布幫母親擦一遍身子,就是在父親還能走動的時候攙扶着父親到室外見見陽光。
一次,朱清章在居委會大媽那裏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來母親韓福貞患有不孕症,他是朱明義夫婦抱養的。
“知道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這件事以後,好像對我們家裏的生活也沒什麼影響,一切還是照舊,雖不是親生,但是他們撫養我長大成人,在我心裏和親生父母沒什麼差別。有的鄰居跟我說你不是親生的,不要在這家受罪了,我說我是這家的孩子就要撐起這個家。”
最後一次把妻子抱在懷裏
提起和妻子張鳳英的婚事,雖時隔多年,朱清章還是會得意地笑出來。
“當時爲了給父母看病已經借了4000多元外債,家裏窮,兩個老人又需要照顧,開始街坊鄰居給介紹的對象一聽說家裏的情況轉頭就走,心想就是一輩子嫁不出去也比跟着我受苦強吧,呵呵……”
1977年,張鳳英到石柺的姐姐家走親戚,就住在朱清章家隔壁。
朱清章第一次見到張鳳英就動了心,只是一想到家裏的情況就再也不敢多想。心灰意冷的他,準備打一輩子光棍,自己照顧兩位老人一輩子。
沒想到的是,張鳳英卻偏偏看上了老實厚道、心地善良的朱清章。後經其姐姐介紹,同年就和朱清章完婚了。
雖然結了婚,可朱清章的心裏還是有很多疑問,年紀輕輕的姑娘,能否心甘情願地伺候兩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一貧如洗沒有回報只有付出的日子她又能堅持多久?
“記得在結婚第二天她就開始打掃家裏頭,第三天就開始拆被褥,不用說我母親的被子,就是我蓋的被子,幾年都沒拆洗。”
幾經周折,《北方週末報》記者找到了曾與朱清章做鄰里多年的李志紅老人,據李志紅老人回憶,張鳳英剛過門的時候鄰居們都覺得他們的日子過不長,久病無孝子,更何況是伺候丈夫的養父養母。可後來張鳳英的行爲卻感動了所有人。
1984年朱清章的父親朱明義因病情加重住進了包頭市中醫院,這一住就是14年,朱清章在醫院陪牀陪了14年。包頭市中醫院距朱清章石柺的家有70多里路,朱清章爲了節省開支兩個月才揹着父親回一次家。
一年的中秋節,朱清章坐在從家往醫院走的車上,看着沉浸在節日喜慶中的人們,恩愛的夫妻一對對在路上散着步,他想起了妻子張鳳英自從來到這個家一直任勞任怨從沒有享過一天的福,自從父親住院以後照顧母親,家裏裏裏外外的事都要妻子一個人做,想着想着,朱清章心痛地流下了眼淚。
1997年,朱清章的父親因心臟功能衰竭病故。父親去世後,朱清章本以爲妻子可以稍微輕鬆一下了,卻沒有想到妻子積勞成疾,就在父親去世那年,妻子被確診爲胃癌晚期。
張鳳英自感時日不多了,她跪在婆婆的牀前握着婆婆的雙手含淚哭訴:“媽,我伺候了您20年,有不周之處請您原諒,我要先走了,以後擔子就落到清章身上了……”
1999年,張鳳英離開了人世,離開了她付出了二十幾年的家。在臨終前她對朱清章說:“咱們結婚二十多年,在你們家我一直在付出,沒有享過一天的福,做你的妻子我無愧了,這麼多年我從來沒要求過你什麼,我現在就一個要求,在我走的時候你能抱抱我……下輩子我還願意做你的妻子。”朱清章最後一次緊緊地抱着妻子,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真情喚醒母親
父親和妻子相繼離開了這個家,朱清章似乎一下子垮了下來,但母親還在,需要他的照料。
2003年的春節,朱清章包了一頓餃子,煮好以後端到母親的牀前給母親喂餃子吃,他跪在母親的牀前說:“媽,今天是三十,兒子給你磕頭了,平時兒子有照顧不到的地方您老多擔待,父親和鳳英都走了,兒子會一直陪着你,他們在上面也會保佑咱孃兒倆,保佑你能好起來……”
2004年的一天,朱清章照例一大早來到母親的牀邊,給她擦洗身體,唸叨這兩天街坊裏發生的新鮮事兒。就在他轉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奇蹟發生了,母親竟然伸出手拉住了他,用兩個手指頭捏起一塊雞蛋,示意他吃進嘴裏。母親的手能動了,朱清章高興地流下了淚水。
朱清章每天給母親擦身子,然後用熱毛巾敷在母親的胳膊和腿上幫助母親彎曲關節、活動肌肉。就這樣又是3年過去了,韓福貞老人已經能站起來慢慢走路,也能說話了。
2011年11月2日,《北方週末報》記者來到朱清章家裏,韓福貞老人從自己的房間走出來和記者擺手打招呼,慢慢地走到茶几前俯身拿出幾個玻璃杯示意朱清章給客人倒水。
朱清章指着客廳地上的白菜和水桶笑着和記者說:“我出門之前這白菜和水桶在廚房,一回來就都挪地方了,有時候一回來,菜板上就有已經剁好的菜,要不就是洗了好多的米放在鍋裏,有時候想告訴她別幹這些,可想想還是算了,就當她鍛鍊身體了,浪費點菜呀飯呀我也高興,呵呵……”
鏈接
朱清章,男,漢族,1950年8月生,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柺區礦務局河灘溝礦二採區退休職工。
2009年12月,朱清章榮獲包頭市第二屆道德模範稱號。
2011年3月,朱清章當選感動包頭年度(2009-2011)人物。
2011年9月,朱清章在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中榮獲全國孝老愛親模範稱號。 (摘自《內蒙古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