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俄入世談判歷時18年。由於在農業補貼、汽車組裝標準、金融和保險市場開放等關鍵問題上爭執不下,以及俄格、俄歐及俄美關係等因素的掣肘,這場馬拉松曲折而漫長。其間,因爲是“局外人”,俄被排除在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圈之外。這既是國際貿易的損失,更是俄羅斯的損失。
據俄政府初步測算,俄每年因貿易歧視遭受的損失達25億美元。
入世,意味着俄羅斯經濟站到了一個新起點,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同樣鮮明。入世既能吸引外資和先進技術的進入、推動俄創新經濟戰略實施、擴大優勢商品的出口、提升俄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也會給部分行業帶來衝擊,並要求俄加快內部改革,以形成公開、透明的市場競爭環境。儘管入世的“陣痛”難免,但從長遠來看,無疑對俄羅斯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大有裨益。
而對俄羅斯的貿易伙伴來說,俄羅斯入世也勢將促進雙邊貿易的迅速發展。以俄羅斯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爲例,俄羅斯入世將使兩國貿易規範化,中國商品和投資進入俄羅斯將更加便利,解決貿易糾紛的渠道也將更加通暢。
對世貿組織來說,接納俄羅斯無疑將加強其作爲全球多邊貿易體制主要支柱的地位。俄羅斯入世之後,世貿組織將覆蓋97%的國際貿易,這不僅僅意味着將最後一個重要經濟體納入其貿易規則之內,更重要的是,由此可能帶來的鮎魚效應將爲多邊貿易談判和全球經濟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劉愷
(據新華社莫斯科12月16日電)
(來源:新華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