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經常鍛鍊人口達到45%,人均體育活動佔地面積達3㎡以上,未來五年,體育健身將成爲濱海新區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在日前出臺的《濱海新區體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新區將引進高爾夫、網球、體育舞蹈等大型賽事,形成運動品牌,同時建設濱海時尚運動中心、東疆港景區和濱海水上運動中心,大力發展海洋體育旅遊資源,形成集酒店、購物、觀光、娛樂、餐飲爲一體的體育旅遊產業鏈。
打造全民健身網絡
根據規劃,到2015年,濱海新區將建立起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體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建立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引導和發展各類人羣的體育協會,使得新區每一個街道、鄉鎮都有體育組織,建有體育健身站(點)。建立面向大衆的體質健康管理體系,完善區、街(鎮)兩級體質監測網絡。屆時,體育健身將成爲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達到45%以上。
在社區體育場地建設方面,新建居民住宅區由開發建設單位配建居民健身活動場地設施,做到健身設施與居民住宅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人均體育活動佔地面積達到3平方米以上,位於全國領先行列。進一步深化公共體育場館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實行經營性管理,對新建場館嘗試委託經營的管理模式,保證場館使用的公益性。通過政策導向,鼓勵和引導有志於體育事業的行業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從事體育產業的開發和依法經營。
啓建濱海水上運動中心
“十二五”期間,濱海新區將啓動濱海體育中心的規劃與建設並達到全國領先地位,着力加強水上運動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與建設,建成在我國北方地區有重要影響的水上運動中心。規劃和建設3-5個體育主題公園,倡導“運動就在家門口”的生活理念。利用體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建設新型的適應青少年、老年人、幼兒等不同人羣的社區公共健身路徑等場地設施。
加強學校標準化體育場地建設,課餘時間和節假日向學生開放學校體育設施。創造條件向公衆開放公辦學校體育設施,鼓勵民辦學校向公衆開放體育設施。同時,鼓勵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按照相關規定有償對外開放。
打造特色競賽
今後,新區每年向社會推薦3至5項新的健身項目或方法,引導、動員市民經常參加1至2項適合自身特點的體育活動。大力推廣水上運動、體育舞蹈、電子競技、戶外運動等新興體育運動項目,發展國際龍舟節、萬人長跑等標誌性羣衆體育競賽活動,打造特色競賽品牌。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每個街鎮(學區)至少建有1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成立濱海新區職工體育協會,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職工體育運動會、趣味運動會、健身展示賽。
建設體育產業園區
今後,新區將多渠道舉辦體育產業,加強與國際著名體育企業的合作。引進體育企業(集團)、跨國體育用品公司、國際體育經紀公司和藉助多種渠道吸引世界著名體育品牌、體育中介組織以及國內外體育名人等到新區發展,舉辦影響較大的體育博覽會、交易會、洽談會和國際體育論壇,逐步把濱海新區體育中心建設成爲全國乃至世界體育經濟、體育商務活動的集聚地。同時,以體育中心爲依託建設體育產業園區。建成集體育訓練、競賽、教學、科研、產業“五位一體”的生態化、集約化、現代化體育產業園區。
“十二五”期間,新區將引進高爾夫、網球、體育舞蹈、電子競技、水上運動等大型體育賽事,逐步形成運動品牌。建設濱海時尚運動中心、東疆港景區和濱海水上運動中心,大力發展海洋體育旅遊資源,形成以體育旅遊爲核心,集酒店、購物、觀光、娛樂、餐飲爲一體的體育旅遊產業鏈。記者王祖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