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李鴿)近期,有關“年終獎多得1元多交上千元稅”成爲熱點話題。專業人士建議,市民可將年終獎中部分收入捐贈出去獲得免稅,從而避免多發少得。記者隨後調查本市多家慈善機構獲悉,臨近年末,個人捐款者數量確實有所增長,而且多數捐款者都索要免稅發票,明顯是衝着減稅去的。
據瞭解,按照新的個稅法以及實施條例,年終獎存在六個盲區,分別爲:
(18001元,19283.33元);
(54001元,60187.50元);
(108001元,114600元);
(420001元,447500元);
(660001元,706538.46元);
(960001元,1120000元)。
以第一個盲區爲例,如果一位員工獲得18000元的年終獎,徵稅稅率是3%,應納稅540元,稅後可以拿到17460元。但如果年終獎增加1元到18001元,對應的計稅稅率爲10%,應納稅上升到1695.10(18001×10%-速算扣除數105元),則稅後能拿到的年終獎只有16305.9元。也就是說,多發1元年終獎會導致稅後少得1154.1元。
其他幾個盲區大致如此,如果發給員工的年終獎數額正好落在盲區內,本來企業想多發獎金獎勵員工,結果卻讓員工實際到手的獎金“縮水”。
昨天,記者撥打天津市紅十字會電話獲悉,個人捐款的方式有郵局匯款、網銀轉賬、手機短信、現場捐贈等多種方式,即使只捐一元錢,也能開具天津市財政局統一的個稅免稅發票,在年末繳納個稅時可以獲得減免。在電子捐贈時,捐款者要留下詳細聯繫地址,以便工作人員郵寄發票。在濱海新區一家外企工作的捐款者孫先生透露,去年他的年終獎爲18300元左右,專業人士建議他向慈善機構捐款300元,這樣就能在個稅方面少繳1000多元,“一舉兩得”。
天津大學北洋教育發展基金會工作人員透露,目前接受捐贈的種類包括:現金、支票、匯票、股票、債券以及其他有價證券,還包括圖書、資料、設備、房產及其他財產及物品,“做慈善不分多少,都能開具個稅免稅發票。”工作人員還透露,近一週個人捐款者數量同比增長約30%,多數捐款者都索要免稅發票。
市地稅局12366納稅服務熱線工作人員提醒,個人捐款要想獲得免稅,應該到獲得了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公益性社會團體捐款。今年9月份,市財政局公佈了本市37家公益性社會團體名單,市民應該到這些慈善機構進行捐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