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政令“擁堵”專家表示善政還需“善終”
就目前熱計量推廣所遇到的困難,業內專家表示,自2004年供熱體制改革開始到目前,國家各部委共下達了19個文件推進改革,這表面上看來是熱改的決心大、進程快、時間緊,實際上則是一個政令沒有完全落實,進行檢查總結時,接着又下發了一個新政令,用新政令的工作指標覆蓋前一個政令尚未落實的工作指標,造成了政令“擁堵”、不暢通的尷尬局面。
“要還人們真正的藍天,烏魯木齊等城市政府部門必須有壯士斷腕的決心、破釜沉舟的氣魄。”新疆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寧建議。
有關專家建議,熱計量的推廣還需各級建設部門給供熱企業改造提供政策、資金支持,對於未完成改革的,要給予處罰。同時政府部門可以調動各方面資源,組織公衆參與,並制定供熱改革實施細則;在組織試點、探索經驗、以點帶面、推廣示範的同時,還可以用財稅政策等激勵手段和司法等強制手段,促進熱改取得最大成效。
張宇翔也表示,實現熱計量收費還需要政府運用強力推行的手段,使對開發商、施工單位、供熱單位提出的“熱計量產品設計、選型都要有供熱企業參與”落到實處,將開發商安裝與供熱企業驗收管理銜接,填補熱計量器管理的“真空”區。
“要完善准入和退出機制,而這一點僅靠市場調節是不行的。”張宇翔同時表示,杜絕熱計量器質量參差不齊還需要質監部門加強對熱計量表市場的監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