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津沽大地,活躍着這樣一支隊伍——天津市文物博物館學會民間收藏專業委員會集報分會,被外界習慣地簡稱爲“集報協會”。集報協會成立於2006年末,會員從4名發展到現在200多名,會員年齡從11歲到86歲,大家按自己所在區域,分爲河北、河東、大港、南開紅橋、和平河西五個組進行活動,在許多地方留下了宣傳忙碌的身影。
小小剪報出國門
起初,集報協會的會員們只是在廢棄的雜誌或白紙上粘貼自己喜歡的內容,做出的剪報既缺乏美感又雜亂無章。隨着協會的規模不斷壯大,大家對剪報的要求也漸漸提高,現在,新加入的會員都要參加技術培訓。隨着一批能工巧匠的誕生,集報協會的作品逐漸走向系列化和藝術化。記者看到,會員們製作的剪報種類形式繁多,有立體剪報、電子剪報、動漫剪報、裝裱剪報,還有首日封、線裝書、書籤、長卷等。由於精美絕倫,這些作品不僅走進中央電視臺、天津市博物館,還跨出國門在巴西、德國等國家展出。“真希望這一件件傾注我們心血的作品能傳給後輩。”
宣傳文明自踐行
今年,集報協會的河北組會員走訪了五六個社區,拿着集結成冊的剪報宣傳身邊好人和身邊文明。剪報製作考究,講解細緻入微,受到社區居民歡迎。北辰區遼源社區的居民聽說他們要來,還連夜製作了剪報請會員指導;鶴童老年公寓看到集報協會的展覽後受到啓發,在公寓內成立了剪報俱樂部,還聘請會員擔任顧問。近幾年,會員們一直資助貧困學生讀書,爲受災的地區捐款捐物,以各種方式奉獻他們的愛心。
動腦動手享健康
今年5月5日,由集報協會製作的主題爲“濱海騰飛”的剪報在濱海新區展出,百餘冊集報作品共由50塊展牌、千餘幅圖文報道組成。“當時正值五一假期,多名會員放棄休息,廢寢忘食地製作了半個月才完成。展覽地點路途遙遠,當天天氣也不好,但無一人缺席。”說起這些難忘的經歷,大家感慨萬千。
集報協會發展到今天,離不開會員家人的支持。許多會員由原來的一人剪報逐漸發展到夫妻剪報、祖孫剪報,甚至全家剪報。協會裏70歲以上的會員有六七位,他們說,每天堅持讀報、剪報非常開心。製作剪報冊,動腦動手,讓生活更充實;會員們之間互相交流剪報經驗,增進了團隊友誼,保持了年輕心態。
激情剪日月,集報協會的每一位成員不僅把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美好,更在與他人分享成果的同時傳播着身邊文明。本報記者殷瑩實習生吳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