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共計153人在民用航空事故中遇難
據新華社電2002年至2011年間,共計153人在美國民用航空事故中遇難,成爲遇難人數最少的10年。
美聯社1月1日發佈空難數據,分析飛機安全性提高原因。
過去10年,美國民航安全性改善取得非凡成績:數據顯示,每1億名民航乘客中,只有兩人死於空難。而之前的10年間,死亡率要10倍於此。
美國民航業剛起步期間即1962年至1971年間死亡風險最高,1696人死亡,相當於每1億名乘客中133人死亡。
2011年全球507人死於空難
就全球而言,2011年的空難死亡人數在過去10年間屬“第二少”。美國飛行安全基金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共計507人死於空難。2004年,共323人死於空難,是這10年中最少的一年。
雖然飛機非絕對安全,但比機動車等交通工具安全性高。每年美國大約3萬人死於機動車事故,死亡率9倍于飛機。因此,去機場路上死亡的可能性比乘飛機死亡的可能性大得多。
美聯社發佈的空難數據不包括遭恐怖襲擊事件。
除主動改善措施,客觀因素對安全狀況提升的作用不容小覷。美聯社列出運氣爲客觀因素之一。雖然一些安全專家不太認同這種觀點,但根據假設,如果一架類似空中客車A380這種巨型客機出事,恐怕會粉碎整段時期的安全記錄。
事實是,過去10年間,美國墜毀客機大都屬於支線航空公司,通常運行小型客機。
另外,經濟不景氣可能對民航安全狀況提升有所幫助。飛行安全基金會主席比爾·沃斯說,經濟繁榮時期,航空公司傾向快速發展,這可能意味着安全水準和飛行員水平下降。
按他的說法,在那段時期,有些新手尚未做好準備,可能過早被推至一線,新機長沒能長時間接受老機長的“言傳身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