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東方網:拿下姜昆《糾結》更讓人糾結
春晚臨近,誰上春晚成了娛樂圈關注的話題。特別讓人關注的是,知情人士透漏,此前一直被看好的姜昆的節目《糾結》,如今已經被拿下。原因是2012年姜昆與老搭檔戴志誠提交的作品《糾結》,諷刺地傳達了2011年出現的多個社會問題,諸如地溝油、老太太摔倒了路人不敢扶等,表現了人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的糾結心態,題材尖銳,與春晚歡樂祥和的氛圍不符,所以被淘汰。
-法制日報:領導“自行車秀”的得當與失當
在筆者看來,要真正做好這樣的“秀”,充分地展示公共自行車的公共價值進而取信於民。一方面,除了徹底摒棄諸如“警車開道”這類與公共自行車價值理念明顯自相矛盾的習慣性官場做派之外;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或許還在於,當地領導能否帶頭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選擇公共自行車作爲主要出行方式。
-千龍網:師德何以成了爆炒的“佐料”?
一邊是學生私下謂之的“女神”,一邊是網友公開惡抨的“妖精”,同一個陶轔竹,卻因一組照片的網上流傳,博來了如此天壤之別的評價。就這些照片而言,所謂的大尺度多少有些爭議,就好比人體藝術,介於藝術與色情的模糊地帶,不免讓人想入非非,老師的職業定位,如同是樹了一面靶子,成了道德衛士的放矢之的。
-南方日報:教師績效工資分配應尊重民意
教師的績效工資分基礎性、獎勵性兩部分。按規定,獎勵性的30%則由教育主管部門或學校自行議定分配方案發放。這30%的發放,如何做到公平合理,使之真正發揮其激勵教師努力工作的作用,有關主管部門不可不慎。
-錢江晚報:老百姓吃了肉就沒有罵孃的權力了?
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胡局長,私分公款被職工舉報,被宿豫區領導責令退回公款,並要處理這個局長,局長召開全局大會爆粗口,質疑舉報人沒有良知,沒有道德,不講道義。局長說,“我給你肉吃,你把我的手指頭也給咬掉了,你還有沒有良心?還有沒有良知?講不講道德?講不講道義?我們大家評評理!對不對?你不是傷害我們的感情嗎?”
-東方網:"看病送火車票"爲何如此雷人
“看病就送火車票”,看起來是送溫暖,實際很傷人們的感情,更有不道德之嫌。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俗話說“有啥別有病”,但是當醫院以火車票爲手段進行促銷,鼓勵患者消費滿2000元時,卻有意無意中有一層“棺材店咬牙——恨人不死”的意思,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西安晚報:兩年賺40億,財富神話如何煉成
短短兩年,丁書苗擔任董事長的博宥集團由4億多元飆升至45億元,創造了驚人的財富神話。有網友調侃道,建議MBA要開兩門新課,紅頂學與厚黑學,其他課一律取消。哪個人能兩年賺四十個億?雖是嘲諷,但含蓄地指出了丁書苗身價倍增的玄機在哪裏。
-光明日報:“最美媽媽”可以把獎金留給自己
應當承認,我們這個社會需要“最美”,需要英雄,需要無私奉獻,但更應該允許正常人有正常的想法。原本正常的一個道德行爲或想法,一旦過度誇大,上升爲全社會應該推崇的偶像,有時效果會適得其反。把“愛惜生命”、“救人於危難之時”視爲正常人的正常行爲,不與“英雄壯舉”劃等號,羣起而效之,這個社會的道德就會“向前一大步”。
-光明日報:“宮鬥”斗的是什麼?
“宮鬥劇”已經成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兇殘陰險的競技場,日復一日,當它們充斥我們的熒屏時,歷史,哪還有正邪之分?人性,哪還有善惡之辨?
-羊城晚報:取消公路收費,步子可更大些
降低乃至消滅路橋收費,廣東應當不缺經濟實力和財力,完全可以將步子邁得更快、更大一些。這並非基於輿論的倒逼,更在於廣東一向領風氣之先的觀念更新及大無畏的改革勇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