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語文期刊《咬文嚼字》2012年發起“圍觀名家博客”活動。而近日遭到“咬嚼”的“80後”作家郭敬明,則被語言文字專家批評“運用語言文字的態度很隨意,低級差錯不少,對語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
據悉,2012年《咬文嚼字》雜誌發動廣大讀者“圍觀名家博客”,2月被圍觀的博主是郭敬明。衆多語言文字專家發現,郭敬明的博文裏充斥着錯字、別字,包括把“令”寫成“另”,把“了結”寫成“瞭解”,“拉鋸戰”寫成“拉鋸站”,“名聲大震”寫成“名勝大震”等。
語言文字專家分析稱,除了這些態度粗疏的“筆誤”之外,郭敬明基本不能準確辨析一些常見的易混字詞,如“戴”與“帶”、“副”與“幅”、“碳”與“炭”、“反映”與“反應”等。
在郭敬明的一篇博客文章中,他將“蚍蜉撼樹”誤寫成了“蜉蝣撼樹”。《咬文嚼字》總編輯、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郝銘鑑笑言,郭敬明的博客文章錯誤太多,“遍地荊棘,叫樵父如何下手?”但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部分“80後”作家的缺陷和不足,即創作思維活躍但語言文字粗糙,相關知識比較貧乏。
郝銘鑑認爲,對於郭敬明這樣的作家,“媒體和讀者不能一味‘捧殺’,既要愛惜他們的才氣,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同時也要看到他們的缺陷和不足,幫助他們不斷提高。”
新華社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