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京消息據京華時報報道: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已達50餘年的“五好家庭”評選,在北京更名爲“和諧家庭”,其中要求入選家庭常上網、愛旅遊等,引發質疑。對此,北京市婦聯迴應稱,評選“和諧家庭”有5項硬標準,被質疑標準只作爲參考來指導基層工作。另外,該指標體系已於2007年對外公佈,“和諧家庭”也於當年就已改名,今年市婦聯將對該指標體系進行修訂完善。
據北京市婦聯介紹,“首都五好文明家庭”早已於2007年更名爲“首都和諧家庭”,此後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200個家庭。之所以改名,“是因爲中央提出‘和諧社會’的理念後,市委、市政府也先後發佈了《構建和諧社會首善之區的意見》等文件,改名是爲了配合全市的工作重心”。
改名完成後,北京市婦聯和市社科院於2007年聯合調研製定了一套評選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共有27條評選標準,每項都有具體的標準描述和對應分值,滿分共100分,其中包括家庭主要成員經常上網,家庭藏書量300冊以上,訂閱報刊不少於1份;經常有旅遊、聚餐、購物等家庭活動;家庭人均每月用水量不超過8噸等。
這套評選指標體系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質疑,認爲評選指標過於物質化,“窮人是不是就不能評了?”有專家也認爲,和諧在殘疾人與健康家庭之間、富有的家庭和貧困的家庭之間的表現都不同,是不應過於量化的。
針對質疑,3日北京市婦聯相關負責人迴應稱,所謂的27條評選標準僅爲參考。而“孝老愛親、家庭和睦、鄰里團結、節能環保等”五項標準纔是硬性條件,達不到這五項標準的,不能入選。至於“旅遊”、“聚餐”問題,市婦聯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和諧家庭是否一定要“旅遊、聚餐”,並不是絕對的,“2007年公佈的指標體系,只是作爲一個參考標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