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社消息據冰島媒體2日報道,冰島和美國等國的科研人員最新研究認爲,地球小冰期始於13世紀後期,這比當前地質學界普遍接受的小冰期起始時間提前了100多年。
所謂小冰期是指地球歷史上的一個氣候寒冷時期。通常認爲小冰期大約從15世紀初開始直至19世紀末結束,但關於其範圍劃定、具體成因,地質學界一直存在諸多爭議。
此次冰島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等機構的聯合研究小組最新分析認爲,小冰期可能從1275年至1300年間就開始了,而且是突然開始降溫的。(編輯注:從中國歷史來說,此時爲南宋末期。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臨安,公元1279年,南宋滅亡。)
歷史上受小冰期影響最大的是歐洲地區。因此,之前科學家們主要研究歷史上阿爾卑斯山地區,以及挪威的冰川擴張數據,來推斷小冰期的起始時間。
參與這次新研究的冰島科學家阿斯勞格·蓋爾斯多蒂爾介紹說,他們主要針對冰島“白湖”的河牀沉積層展開研究,“第一次能夠相對精確地推測出小冰期的起始時間”。
“白湖”位於冰島西部的朗格冰川腳下,湖水補給主要依靠朗格冰川融水。蓋爾斯多蒂爾介紹說,從對“白湖”沉積物的分析來看,1275年至1300年之間的沉積物異常之厚,表明那段時期朗格冰川的體積大於歷史平均水平。
另外,研究人員把對“白湖”的研究,與在加拿大巴芬島和在格陵蘭島冰蓋上所作研究進行比較,發現當時的寒冷氣候並非只存在於冰島,而是整個北半球的現象。
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地球進入這個小冰期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在大約50年時間裏,熱帶地區相繼發生了4次大規模火山爆發。由於噴出的火山灰中含有大量懸浮顆粒,阻礙了太陽輻射抵達地球表面,北半球在相對很短的時期內不斷遭遇“降溫”,這種累積效應使北半球一下子“跌”入冰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