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破案現場
本報記者潘從武
本報通訊員肖麗
案發地點:新疆沙灣縣
案發緣由:冬夜,深山千年古墓附近出現可疑車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灣縣,一段時間以來,這裏的文物保護人員處於喜與憂的掙扎之中——喜的是在沙灣縣寧家河水庫附近,發現了距今有1000年至3000年曆史的古墓羣,專家預計,古墓羣可能是古代遊牧民族遺留下來的古墓葬,大約有114座。這一重要發現,填補了沙灣縣考古發掘的空白;憂的,則是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古墓,做起了盜掘古墓的發財夢。
《法制日報》記者近日從沙灣警方瞭解到,隨着最後一名犯罪嫌疑人的落網,5名盜掘古墓的嫌犯全部歸案。
深夜蹊蹺報警電話
2011年12月28日深夜,沙灣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接到沙灣縣西戈壁鎮牧民舉報稱:一輛前後牌照被遮擋的小轎車,長時間停放在公路邊。這一消息引起刑警大隊領導的警覺,隨即派出一箇中隊的民警連夜上山查看。
民警到達現場後,找到了停靠在路邊土堆後面的車輛,發現車輛尾部有破損,前後牌照用塑料布有意遮蓋,十分可疑。
正在此時,兩名青年男子從南側山坡下來,準備將車開走。這兩名男子稱,車輛發生故障,需要修理。民警當即上前幫助查看,但經過檢查後,發現該車並無行駛故障,民警意識到這兩人在說謊,於是依法對車輛進行了檢查。檢查過程中,民警在車後備箱內發現一個泥罐,聯想到附近山裏的古墓,民警初步推斷:這個泥罐可能是古墓裏的東西。當民警把泥罐擺在兩名男子面前時,他們無法自圓其說,只好坦白交代事情經過。
古墓“寶藏”迷心竅
犯罪嫌疑人王某35歲,陝西人,個體經營者。王某通過電視、網絡及身邊的人,瞭解到不少關於考古的事情,也想從古墓裏撈點寶貝,做着一夜暴富的美夢。
2011年10月初,王某從客戶葉某嘴裏聽說,葉某家附近的山裏,有一個古墓,裏面埋了不少寶藏。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王某將此話牢牢記在了心裏。
2011年11月底,王某的老鄉劉某到其店裏串門,王某將此事悄悄地告訴了他。劉某聽後非常激動,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了盜墓尋寶計劃。
經過幾次踩點後,王某和劉某買來鐵鍬、繩子等作案工具,做好了掘墓準備。
2011年12月24日,王某和劉某決定動手。爲了不被人發現,兩人特地選擇下午出發,到目的地後天已漸黑。夜晚山裏風大,氣溫驟然降低,兩人不停挖掘至大半夜,但一無所獲。在荒郊野外,王某和劉某又累又餓又冷,再被寒風一吹,二人更覺到處陰森森,於是決定改天再來。
回去後,二人商議,僅靠他倆的力量不行,隨即又找到老鄉張某、徐某、呂某3人,計劃輪流挖掘。
五嫌犯先後落法網
2011年12月27日晚,王某和張某、徐某3人上山挖到了“墓穴”。可在墓穴裏,他們除了撿到一塊已經腐蝕了的小木板外,沒有發現其他任何東西。衆人商議次日繼續挖挖看。
第二天晚上,王某和劉某再次來到古墓,經過一番努力,總算找到一個滿身泥土的罐子。這個“戰果”讓兩人非常興奮,商議好第二天再換人來挖寶,準備打道回府。
王某把泥罐放到車上後,想起由於走得急,忘了拿工具。於是,兩人又返回墓地取挖掘工具。誰知等他們再次下山時,民警卻站在他們的車前。
民警通過審訊深挖,另3名犯罪嫌疑人浮出水面,隨即展開抓捕工作。2012年1月3日,張某、徐某投案自首,犯罪嫌疑人呂某在逃。近日,最後一名犯罪嫌疑人在陝西被抓獲。至此,盜掘古墓的5名成員全部落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