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最近幾天,杭州氣溫一直很低,還不時下點小雨。這樣的天氣對心腦血管脆弱的人羣來說,特別難熬。記者從杭城各大醫院門診部瞭解到,心腦血管疾病目前進入發病高峯期。
家住望江門的趙大伯有“老寒腿”的毛病,天氣一冷就要發作。從春節前開始,老人已經感到兩腿時常發涼,走路也變得困難起來,但老人不想大過年住進醫院,一直忍着沒說。前天實在是走不動了,這纔到杭州市三醫院求診。
醫生檢查後發現,趙大伯的“老寒腿”,其實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繼發血栓而形成的,需要住院治療。
杭州市三醫院血管外科孟路陽醫生告訴記者,類似趙大伯這樣的,下肢動脈栓塞或是頸動脈狹窄伴中風的患者,最近有很多,其中不少人都是之前已經發現不對勁但想拖到年後再來求醫,結果到了實在連走路都不行的地步纔不得不到醫院來。
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遇到冷空氣刺激,血管驟然收縮,血液流通受阻,極易誘發血管病症的發作和復發。孟醫生強調,血管疾病一定不能拖,一旦出現視力障礙、手臂無力、哈欠連連或是反常的嗜睡、記憶力減退等,這都是腦部供血不足的表現,而腿腳冰涼或感覺麻木,其實是下肢缺血的症狀,這些細節變化都應該引起足夠重視,並及時到醫院就診。
本報記者張宇燦
本報通訊員黃春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