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運動用品行業,李寧公司的員工福利一直被人所稱道。但是在2012年,李寧公司的員工福利將不得不爲了利潤率而縮水。
龍年伊始,公司再次宣佈大裁員,調整組織結構,降低人員成本,具體人數現在還未確定,另外員工福利等也將會縮水。經歷品牌重塑陣痛的李寧公司在新的一年裏依然前途未卜。
這一切都緣於李寧業績的不振。李寧公司此前發佈業績預告稱,受訂單增長乏力及回收部分經銷商庫存影響,集團收入預計較2010年同比下降約6%~7%;純利可能會跌逾50%。
裁員源自業績利潤下滑
在杭州,李寧的門店並不算少,在體育用品集中的地方都會有它的身影。但是人氣、銷售並未因此遍地開花。
李寧公司杭州代理商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李寧的銷售開始出現下滑。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專賣店和其他門店中。
“這或許和李寧的定價策略有關。”杭州一家商場運動品牌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幾次漲價後,李寧的產品價格和阿迪達斯、耐克等大品牌非常接近。耐克現在幾乎每一季新產品中都會有不少300~400元的產品,這與漲價後李寧品牌的產品價格幾乎相同甚至低於李寧產品,價格上毫無優勢。而從設計上看,李寧並沒有過多的創新之處,所以銷售就被拖了後腿。
今年1月,李寧公司發佈2011年業績預估,受到訂單增長乏力和回收部分經銷商庫存影響,集團收入預計較2010年下降6%-7%。該公司的純利率會由2010年的11.7%下降約7個百分點至8個百分點,至約3.7%至4.7%。有分析指,按此純利率推測,李寧去年的純利可能會大跌逾50%。李寧2010年純利11.08億元。
李寧公司日前曾公開表示,此次組織調整是集團持續進行戰略變革的一部分,旨在優化組織結構,提升運營效率,並改善淨利潤率水平。
對於此次人員調整的具體安排,包括精簡人員、整合資源以及激勵優秀員工。但該公司稱,人員精簡的具體人數現在還未確定,比例不會太高。
瘦身省錢聚焦核心業務
然而裁員能根本解決李寧的問題,迅速恢復元氣嗎?在當前競爭激烈的體育用品市場中,李寧的處境比較尷尬。跟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大品牌比,李寧顯然沒有優勢。同時,國內品牌像安踏、361,匹克等在後面追趕,很多大型賽事上搶了李寧的風頭。
2011年被安踏搶走國內體育品牌頭把交椅的李寧,開始採取自救措施。繼年初引入7.5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後,又開始精簡機構並實施裁員計劃。
李寧公司日前發佈公告稱,爲提高運營效率並改善淨利潤率,將對一些非核心的業務部門,比如子品牌的後臺智能部門採取優化組織結構的方式,降低人員成本,把節約的資源投入到集團的核心業務。
除主品牌“李寧”外,李寧公司目前還有“紅雙喜”、“樂途”、“艾高”等子品牌。以李寧公司獲得授權經營的“樂途”爲例,財報顯示,2010年,“樂途”利潤爲虧損9174.9萬元,之前的2009年虧損額則爲5693.5萬元,其他子品牌如“新動”等表現也並不令人樂觀,對李寧公司收入的貢獻有限。
除了自身的問題,整個國產體育鞋服行業也不景氣。據瞭解,2011年國內體育品牌集體出現“大庫存”現象,清理庫存成爲他們2012年的重點工作。與此同時,國際一線運動品牌向二、三線城市下沉的腳步卻絲毫沒有放緩跡象。國內運動品牌如今不得不面對“內憂外患”這一困苦局面。
市場觀察人士馬崗認爲,李寧公司當務之急是使主品牌“李寧”恢復元氣,“李寧”品牌在中國市場仍然有較強的號召力,市場基礎較好,只要集中資源和精力,做好主品牌相對是最容易的事情;在解決主品牌的問題之後,其他子品牌的運營將更爲順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