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繼被曝利潤率高於菸草、石油之後,6日銀行業又爆出兩條讓人失望的消息:一是多家銀行限制存摺使用範圍,分析認爲,銀行此舉暗藏“大算盤”。二是北京多家銀行拒絕市民閒坐,稱劫案頻發安保升級。(據2月6日《廣州日報》《法制晚報》報道)
金融改革的口號幾乎天天喊,政策措施也出臺了不少,但銀行業醜聞不僅不見減少,反而有增多的苗頭。而且,離奇的醜聞越來越多。譬如,有人從銀行多取出錢想還給銀行多次遭遇拒絕;再如,有人12年前無意中欠下的透支款項0.27元,沒想到12年後“利滾利”暴升2300多倍。
尤其是,日前發生的兩條醜聞再度給銀行業臉上抹黑。以限制存摺使用爲例,銀行雖然打着“優化”的旗號,以“無紙化辦公”爲藉口,但依然難以掩飾從中牟利的事實。因爲辦理存摺“不收取工本費,不收取年費”,而辦理銀行卡則可以收取工本費、年費、小額賬戶管理費等多種費用。而多種收費已成爲銀行暴利來源之一。
再以多家銀行拒絕市民閒坐爲例,儘管從表面上看,“劫案頻發安保升級”有一定道理,但事實上毫無道理,一則公安部門沒有發佈與安保升級有關的文件通知;二則銀行把市民閒坐與劫案頻發聯繫起來,實則是安保無知無能的體現,以爲沒有市民閒坐銀行就會安全。
無論是一個行業還是一家企業,筆者以爲,要收穫社會美譽度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是否遵紀守法,賺取合理利潤;二是,是否履行了社會責任。由此來看,銀行業似乎很不合格,爲牟利而限制存摺使用,賺取的是不合理利潤;因爲所謂的“安保升級”把前來躲風的市民拒之門外,缺少起碼的同情之心。
毫無疑問,限制存摺使用和拒絕市民閒坐,銀行業再次給自己的醜陋表現“加分”。銀行業之所以頻繁曝出醜聞,原因幾乎衆所周知,比如,由於存在壟斷缺少競爭,所以纔有暴利;因爲監管缺位,行業組織沒有發揮應有作用,銀行業就缺少約束;由於重視追逐利潤而不重視素質培養,所以就變成了沒有涵養的“暴發戶”……已經衆所周知的事實,銀行業卻看不見,不改進,令人遺憾。(文/張海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