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藥家鑫案”餘波未了。2月7日上午,受害人張妙家屬通過代理律師張顯發表聲明,稱願意接受藥父藥慶衛在藥案審理期間表示“贈與的20萬元”,並“於2012年2月8日上午前往藥慶衛處接受該款。”此前,張妙家人已拒絕該贈款。
8日上午,張妙家屬及張顯前往藥家“取款”時,因言語不合,與在藥家樓下等候的藥慶衛代理人馬延明發生爭執和肢體衝突。隨後被當地警方帶至派出所,接受訊問。
這20萬元該不該給?網上說法莫衷一是。
張家發表聲明索要贈款
2月7日上午,張顯在其新浪博客發文稱“受張平選(張妙父親)、劉小欠(張妙母親)和王輝(張妙丈夫)之託”,公佈他們“關於接受藥慶衛贈與二十萬元的聲明”。聲明稱,在張妙遇害後,作爲受害者家人,他們在一審判決之後放棄了民事賠償請求。但藥慶衛在微博中多次稱藥家鑫“留下遺願”,爲張平選留下20萬元現金,作爲養老之用,儘管這20萬元曾被退回,但“因爲這是藥家鑫最後的願望,做父母的一定會去完成……”,並且這些微博“至今一直保留”。
聲明承認“藥家鑫案件進入死刑複覈期間,藥慶衛的確曾經將20萬元送到張平選家裏”,但郵寄退回是因爲“該20萬元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意圖求得對藥家鑫的從輕判處”,並且認爲藥慶衛微博內容“可能是一時衝動,所以一直沒有表態”。
“從2011年6月藥家鑫被執行死刑,至今已經整整八個月了,藥慶衛仍然保留這些微博,說明藥慶衛的態度是誠懇的,也是堅決的”,聲明稱,基於這一原因,“現在我們表示願意接受藥慶衛無條件贈與的20萬元,並定於2月8日上午前往藥慶衛處接受該款”。
藥家拒絕給付稱無義務
在張顯發出“聲明”的當天下午,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藥家其中一位代理人、網名“嘶啞老漢”的馬延明。馬延明稱,當時藥家鑫父母送錢過去當場被拒絕,錢隨後也通過郵局退回,且張妙家屬通過律師發表聲明,明確表示“不接受藥家鑫父母的賠償款”,因此按照《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這20萬元在法理上並不成立。
馬延明還向記者表示,藥慶衛狀告張顯“名譽侵權”,張顯可能覺得自己理虧,因此重提20萬元“捐贈款”一事,有故意“攪渾水”的嫌疑。
“既然當初張平選明確拒絕並退還了這20萬元,現在我就沒有義務再給他這筆錢”,2月8日,藥慶衛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稱,當時給張平選家送的20萬元,大多是借的,後來張家不要,他已將借款歸還,目前他手上沒有錢。
討錢現場發生肢體衝突
2月8日11時許,張顯、王輝、張平選、張平選二女兒張朗以及同村村民一行六人,按照聲明“如期”到達藥慶衛家“索要”20萬元捐贈款。據現場網友透露,因言語不合,張妙的丈夫王輝、張顯與在藥家樓下等候的馬延明發生爭執,並有肢體衝突。隨後被當地警方帶至派出所,接受訊問。下午2時許,張顯等人做完筆錄,隨後匆匆離開了派出所。
這20萬元“捐贈款”藥慶衛是否應當支付?從網友留言和評論來看,有多位網友表達了對張妙家屬一方先“拒款”後“索款"的質疑,認爲“於情於理說不過去”,更有網友對這場“悲劇”演化成“鬧劇”感到不解。
據《新京報》2月8日統計,上海學者傅蔚岡募集54萬元,記者周斌發起的“張妙孩子成長基金”募集約22萬元,還有一些網友的零星捐款直接寄到張家。有網友據此質疑,“算起來,這些善款全部到位的話,足有七八十萬之多,然而張平選聲稱他只拿到10萬元,且這筆錢已經花光了,大多用來支付劉小欠的醫療費。假如張平選所言屬實,那麼其餘的善款到底哪裏去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