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加坡藝術展覽上,藏品備受青睞;而“倫敦藝術博覽中心(London Art Fair)和紐約“Metro Show”也開始忙碌起來了。
在新加坡,第二屆“藝術登陸新加坡”展覽已開始舉辦。由於此屆“藝術登陸新加坡”受到新加坡政府的鼎力支持,熱鬧非凡,已經延續了上一屆的成功,不僅吸引了本地的收藏家,還受到來自印度尼西亞、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收藏家的青睞。今年,共有132名參展商,高於上屆的122名。此屆“藝術登陸新加坡”吸引了來自中國,香港和臺灣的藏館,同時還吸引了來自西方的一些著名機構,如Victoria Miro, Lehmann Maupin,
Haunch of Venison和Eigen Art.
這在一定程度上和香港書畫展(Hong Kong Fair,現在屬於Art Basel)形成了競爭,而香港收藏家Anna Ning卻不這麼認爲:“藝術登陸新加坡”更加註重東南亞市場,所以對於當地的收藏家來說頗有收益,它是連接外界和新加坡收藏界的橋樑。”在這些參展作品中,有一件來自Sarte藏館Bernar Venet的雕塑作品“Grib 1”,價值爲30萬美元;還有一件來自Vue Privée藏館,價值25萬歐元由高氏兄弟(音譯)創作的“Ai Weiwei的肖像畫”。初步的結果還不錯,其中一名叫Perrotin的藝術家通過Bharti Kher and Othoniel成功的出售了他的作品。
在伊斯靈頓開展的倫敦藝術博覽會(London Art Fair)於上週三開幕,共有100位參展商,此次倫敦藝術博覽會的重點在於關注包括了來自一個教區照相藝術的英國當代藝術。
在紐約,剛剛開張的Metro Show的藝術博覽會上,其中有不少古董被展出,而Metro Show的側重點則是美國本土文化。
而在洛杉磯,至少有三個藝術博覽會開幕,如在洛杉磯會議中心舉行的Affordable Art藝術展。
法國著名的藝術在線數據網站Artprice似乎一直以來都不缺“訟戰”,部分原因可能是該網站富有傳奇色彩的創始人Thierry Erhmann——曾經是一位專業的律師,講師和雕塑家。他最新的想法是想把eBay的模式運用到藝術品在線拍賣中,但是這一想法觸怒了Conseil des Ventes ——法國一個監管拍賣行爲的機構。Conseil des Ventles要求強制停止該種交易以便去查清這種拍賣行爲究竟是否符合法國拍賣法,但是同時指出,這種強制停止交易的行爲只是暫時的。但是Erhmann說將會把Conseil訴諸公堂,因爲Conseil自身卻在搞拍賣,而且是Artprice的強力競爭對手。
同時,Artprice表示將提前舉辦一場藝術博覽會。已有3600件作品展出,其總價值據估計超過7億歐元,其中包括張大千在1944年手書“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生日快樂”的卷軸,其起拍價格就達到了4920萬歐元;另一件作品“泰坦之肖像”,價值高達2400萬歐元。而其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價值1000-5000歐元的,Artprice說,將把其中5%-9%的作品用於交易,
在法國,成羣結隊的拍賣行,見證了Christie在這個行當中已經佔有主導地位,其印業額已經達到1.99億歐元(增長率爲13%)。Sotheby緊跟其後,其總交易額達到1.9億歐元。而“最佳表現獎”可能要頒給Artcurial.據報道,Artcurial2011年總交易額達到1.27億歐元,比2010年提升23%。其公司聯合主席Francis Briest指出;“我們今年的交易總額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紀錄,可以和倫敦還有紐約的同行相提並論了。”
而“VIP在線”藝展,也將在二月強勢迴歸,這次它已經重新整合,以避免出現去年的那些技術問題。
相比較去年,今年“VIP在線”相較於去年,規模會小很多。究其原因,是因爲有很多大德參展商的流失,比如說Sadie Coles, L&M, Blum &Poe.其中大部門都被其他交易商代替。“VIP在線”此次聘請了Lisa Kennedy作爲總負責人,她是一位網上在線銷售的精英。Lisa Knnedy說,“我一直想感受一下當代藝術的氛圍,同時我也想把線下交易的經驗運用到在線交易中。”
去年VIP在線的主辦人,紐約藝術品交易商James和Jane Cohan十分清楚,VIP在線並不是在網上銷售藝術品,“這不是一個電子商務網站。”Cohan告訴記者,“我們不是在網上銷售藝術品,而是將一些銷售渠道出售給世界上的頂尖拍賣行。”
(陳俊儒整理)
(來源:中國經濟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