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勤春來早,處處備耕忙。“主打‘科技牌’成爲今年山東省萊西市春耕備播的亮麗風景。”日前,記者到萊西農村採訪,感受到了農民科技備耕的熱情。
在農業大鎮店埠鎮,田裏很少見到農民忙碌的身影,村裏的農民技校教室裏卻擠滿了人。原來是萊西市農業局的農藝師正在講授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萊西市抓住今年春播即將全面展開的時機,組織全市的科技人員,送科技下鄉、傳技術入戶,指導農民科學種田。
同時,市裏開辦了科技備耕示範點,利用農民技術學校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組織農業、林業和農技推廣單位的農藝師、技術員講課,發放各類技術資料5萬份,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100多期,培訓農民2萬多人次。
與此同時,形象直觀、易懂易學的農業科技電子圖書也成了萊西農民“充電”的另一選擇。在新華書店的圖書貨架前,擠滿了前來選購的農民。書店的負責人說,農業科技類光盤的購買者中,來自各鄉鎮的種養戶佔85%以上。
“老師,去年我種了3畝辣椒,不管怎樣施肥,就是不見好收成,這是怎麼回事?”“那是氮肥施得過多了,辣椒喜鉀肥,注意多施鉀肥和有機肥。”這是發生在鄉村田間地頭的一幕。
“老師”是農民對萊西市農業局的技術員的稱呼。一位技術員對記者說:“不少農民因不懂土質,盲目施肥,增加了農業成本,甚至造成肥害。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深入田間,解決農民種田遇上的‘疑難雜症’。”大棚戶李華英高興地說:“有了這些‘土地醫生’幫忙,我們莊稼人種地增產增收更有把握嘍!”
由科技人員開“處方”,農民憑“處方”購肥、購種,這是萊西農民今年春耕備耕的新鮮事。據統計,截至目前,該市農技人員已爲農民開出“土地進補處方”1600多份。
採集市場信息,探尋供需行情,這是今年萊西農民備耕的另一新亮點。爲了更有效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他們紛紛到外地考察、取經。一些村民聯手請人作探市“特派員”,去外地引新品種、新項目,尋銷路、找訂單。
許多農民還自購了電腦,在互聯網上查找農副產品供需信息。網吧裏,也不時能看到農民“網上備耕”的身影。據統計,今年萊西“網上備耕”的農民,已簽下1000多份農產品購銷訂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