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去年我家靠種金杆杆、金棒棒、金豆豆掙了6萬多元。腰包鼓了,生活好了,這年,也越過越好了!”正月裏,在寧夏西吉縣吉強鎮萬崖村,村民齊桂英大娘向記者報了個喜訊。
“去年我連種菜帶賣菜掙了50多萬元。我們西吉山溝裏產的蔬菜在上海、湖北、湖南等地區很受歡迎,十分暢銷,鄉親們都賺到錢了!”農民經紀人、華盛蔬菜合作社經理賈耀武興奮地說。
2011年,萬崖村蔬菜喜獲豐收:該村西芹、胡蘿蔔、馬鈴薯產銷兩旺,人均收入近萬元。萬崖村成爲遠近有名的富裕村,村民們親切地稱西芹、胡蘿蔔和馬鈴薯爲“金杆杆”、“金棒棒”和“金豆豆”。
衆所周知,西芹、胡蘿蔔和馬鈴薯在全國各地廣爲種植,西吉蔬菜何以能夠走出大山,暢銷農業條件優越的南方地區,併爲村民們帶來豐厚收入?
“關鍵是我們西吉出產的西芹、胡蘿蔔和馬鈴薯與別處不一樣,屬於‘冷涼蔬菜’!”西吉縣農牧局副局長李曉東說。西吉縣位於寧夏南部黃土丘陵區,種植冷涼蔬菜的優勢明顯,所產蔬菜色澤好、口感脆甜、營養豐富,品質好於其他地方的同類產品,“此外,西吉蔬菜出自深山,沒有工業污染;西吉西芹上市時間在6月至9月,此時南方爲高溫季節,無法生產西芹,西吉西芹恰好填補了空檔期,不但暢銷,而且每公斤比其他地方的西芹要高0.4元。”
有優勢就要做大做強。近年來,西吉縣按照“建基地、擴規模、增效益、創品牌”的發展思路,把特色產業作爲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現代農業的切入點,狠抓冷涼蔬菜產業建設,初步建成了葫蘆河川道百公里特色蔬菜產業帶。截至2011年底,全縣冷涼蔬菜種植面積接近10萬畝,分佈在全縣10個鄉鎮、50多個行政村。據統計,去年西吉縣農民來自蔬菜產業的收入已經達到了人均1000元。
如今,西吉縣已邁上了“夏菜南下,冬菜北上”的外向型冷涼蔬菜發展之路,西芹主銷南方市場,進入了南方20多個大中城市的35個市場,胡蘿蔔、馬鈴薯主銷北方市場,進入了北京新發地等市場銷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