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週大盤在偏暖因素促使下,滬深股指迭創反彈新高,清晰的上漲趨勢無疑提升了市場信心。各類熱點輪動上漲的繁榮背後,如何尋求最佳投資機會,辨別個股真假反彈呢?
儘管本週公佈的重要1月經濟數據CPI同比上漲4.5%,遠超於市場預期,又一次打消了市場普遍預期的降準措施,但這也不是首次減弱降準預期。因爲本週二與週四,兩次央行重啓了正回購,此舉可視爲對衝節前的鉅額逆回購。雖然這兩次正回購數額不大,僅有460億元,但其向市場傳遞出現央行並不急於大幅度的寬鬆目前市場流動性信號,並且海外市場在寬鬆貨幣政策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高,可見未來一、二個月仍需要等待通脹形勢的變化。因此短期內市場將看不到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春節過後,隨着進入新的放貸高峯來臨,1月份新增信貸近萬億規模;2月份也會有不少的信貸額度,加上現金逐步迴流銀行體系,這將有利於緩和市場流動性情況,創造了股市持續弱勢企穩回升的環境。
與節後第一週熱點不同的是,本週熱點上漲多是受益於新年後新開工或部分需求等補庫存效應刺激下,輪翻出現活躍跡象。比如化工、電子、有色等板塊,這和發佈的1月宏觀數據PMI指數連續小幅回升相對應。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上升,表明工業企業生產準備狀況有所恢復,這些跡象應該歸功於節後需求改善、產成品庫存大幅調整背景下的加速生產補庫存所產生的。不過令人生疑的是,與其相關的行業景氣恢復是否具備持續性。在經濟增長尚未確認底部的背景下,各類需求迅速出現拐點的可能性不大,更傾向理解當前的需求只是階段性的。一旦短期階段性補庫存結束,意味着熱點的持續性反彈就失去了上漲基礎。所以說投資者在目前要謹慎看待部分行業景氣的恢復。但也並不排除接下來市場有真實需求的出現,比如春耕集中用肥帶動鉀肥、磷肥的需求;節後地產銷售環比回升,加上地產政策面預期好轉,有利於地產行業的反彈;電子行業景氣見底出現,刺激電子相關個股的走強等,從中可以看出現,在不少行業景氣恢復的同時,也有真實需求帶動的股價上漲,這正是投資者所需要的。
以上分析,使我們瞭解到,在此輪一波三折劇烈震盪上行過程中,投資者應該謹慎從事,區別對待當前基本面新的變化情況。由於大盤在不斷反覆震盪出現新高,同時預示此輪反彈仍處在震盪上漲趨勢之中,投資者可以謹慎樂觀看高一線。在操作上,逢低可以對行業景氣受真實需求帶動部分板塊中的優質個股重點關注。陳曉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