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陳蕎)昨天,記者從北京市民政局獲悉,本市已在全市16個區縣啓動了從1950年至2001年間的婚姻登記信息補錄工作,力爭年底前完成300餘萬條信息補錄。這些信息將錄入本市婚姻登記數據庫,並與全國婚姻登記信息實現共享。
據瞭解,我國從1984年4月6日開始實行居民身份證制度。而此之前,結婚證上並沒有夫妻雙方的身份證號。上世紀70年代,我國婚姻登記證書上只有夫妻雙方的姓名和年齡,要想知道夫妻雙方的出生日期還得查詢當時的婚姻登記檔案。
市民政局介紹,此次補錄首先面臨的就是夫妻雙方的基本信息補錄問題,對於補錄過程中沒有身份證號的情況,工作人員只能用“0+出生日期”組成的18位代碼進行暫時性的替代。在補錄過程中,有的夫妻雙方婚姻記錄模糊不清,有的是手寫資料字體很難分辨,爲了保證信息的準確,很多工作人員要根據資料上的其他信息再到當年出具證明或是當事人的居住地進行調查、覈實。
市民政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婚登信息將力爭在年底前完成補錄。據瞭解,從2001年至今本市婚姻登記數據庫中約有記錄100餘萬條。經過補錄,整個信息庫將達到500多萬條,同時隨着結婚登記人羣的不斷增長還將不斷“擴容”。
據介紹,今年本市將在婚登信息補錄的基礎上,建立內容完整準確的婚姻登記數據庫。同時,去年3月1日本市已經實現婚登系統與全國公民婚登數據中心數據庫交換共享。屆時,對於2001年之前已經結婚的人,重婚將再無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