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真情2011都市年度人物”頒獎晚會現場

晚會訪談環節

十大年度人物故事感動觀衆










新報訊由天津電視臺都市頻道主辦、天津農墾集團海河乳業獨家冠名的“真情2011都市年度人物”頒獎晚會已於1月19日錄製完畢,將於2月12日19:30在天津電視臺都市頻道首播。此次評選活動以“匯聚愛心,凝聚力量,記錄身邊的感動”爲宗旨,以天津電視臺都市頻道《都市報道60分》欄目一年來報道過的新聞人物、熱點人物、感動人物和圓夢人物爲基礎,從中評選出十名真情都市年度人物,並舉辦頒獎晚會。
本屆“真情”晚會評選的年度人物,都是從天津電視臺都市頻道經過近一個月的時間,由觀衆通過新浪官網投票、都市熱線電話投票和填寫紙質選票等三種方式評選出來的。與此同時,天津電視臺在《都市報道60分》節目中連續播出了20名候選人的推介片,並由蔣大爲、魯豫、關牧村、孫東林、王寶泉、盛中國等社會知名人士和往屆真情人物對候選人進行了強力推薦。同時,配合評選活動,晚會前期還在全市主要繁華路段的60多塊路牌上對候選人進行了巨幅肖像宣傳。
本次獲獎的真情人物彙集了《都市報道60分》節目2011年全年的新聞焦點及收視熱點的新聞人物,其中包括全國道德模範、警界“保爾”顧金鐘、見義勇爲模範張長遠、傾家蕩產爲繼女換腎的普通農民趙福田、陪失聰兒子讀書13年的堅強母親陶豔波、多年來關注外來工子女教育的居委會主任劉方、捐肝救母的19歲女孩楊蓉以及揹着老母親談生意的孝子張強等等。晚會現場還爲一對失散了33年的維漢姐弟實現了圓夢重逢。獲獎人物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傳遞出對親情愛情的執著,對責任正義的堅守,以及無私的奉獻與大愛。真情故事和訪談深深打動了觀衆,現場氣氛熱烈。市文明辦、市婦聯、市老齡辦、市見義勇爲協會的領導以及一些普通市民登上舞臺,爲獲獎人物進行了頒獎。
由天津電視臺都市頻道於2009年創意發起的“真情都市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已成功舉辦了兩屆,今年是第三屆。真情人物評選活動舉辦以來,收視效果和社會影響力越來越高,在2012年1月17日召開的2011年度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設重點項目表彰大會上,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都市頻道《真情》年度評選活動爲“2011年度天津精神文明建設最佳策劃項目”獎。
都市頻道通過打造“真情”品牌活動,弘揚人間大愛,倡導主流價值觀,體現了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良知。
顧金鐘
他是天津市公安局大港分局海濱派出所普通民警,18年前在執行任務中遇車禍造成高位截癱,可他卻撐着雙柺重新回到崗位。他將管片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近10萬人戶籍檔案重新整理、歸檔、錄入電腦,多次累得全身抽搐也從不請假。8年來,他從沒向單位和組織提過一次要求。雖然拄着雙柺,但他依舊頂天立地。趙福田
66歲的趙福田是趙洪豔的繼父,但當趙洪豔失去母親,又身患絕症時,趙福田賣掉房產,借遍親友,籌錢爲女兒換腎治療。雖然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有人勸他放棄,有人說他太傻,但趙福田依然堅持着,堅持着。7年來,趙福田用父愛延續着女兒的生命,也延續着這份父女恩情,這份人間大愛。張長遠
他有穩定工作,是超市經理,他有“職業病”,抓小偷、管“閒事”。爲攔截流竄多省市的盜竊犯,他勇敢跳上嫌犯的汽車,被拖出5公里纔在警方協助下抓獲罪犯。面對殺人犯,他不顧安危,開車攔截,在城市道路上上演“生死時速”,最終逼嫌疑人束手就擒。10多年間,他已經抓了近20個小偷,社會安定是他內心的快樂。齊建東
他是個理髮師,20年來,他給人理髮只收一元,並且承擔五十多戶老年人免費上門理髮任務。他的客人中,許多老人都是從黑髮剪到了白髮,從一塊錢剪到了不花錢。他義務帶過三千六百多個徒弟,其中七八百人都開了理髮店,掙了錢,改善了生活,而他卻一直住着父母的老平房,維持着自己的“一元理髮店”。楊蓉
19年前是母親給予了楊蓉生命,19年之後,當母親患肝硬化,需要肝臟移植手術時,女兒楊蓉勇敢地舍肝救母,讓母親重獲新生。在堅定的承諾里,在溫暖的目光裏,母親的生命或許依然脆弱,但女兒的孝心早已堅如磐石。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楊蓉用行動詮釋着人間大孝。
陶豔波
她是一位聾啞孩子的媽媽,她放棄工作事業,從一年級到高三,她一直陪着聾啞兒子上課學習。她是兒子的耳朵也是兒子的嚮導,從說話識字到與人交流,她一次次鍥而不捨地陪着孩子走向人生的又一高度。如今孩子已經能正常交流,並考上了大學,她用無私的母愛創造了人間奇蹟。
張強
他是一名青年企業家,靠自己的拼搏創辦了兩家貿易企業。他更是一位出名的孝子,工作再忙也從沒冷落過患有小腦萎縮症的母親。出外洽談業務時,他帶着母親以便隨時照顧。孝爲百善之基,張強的孝心也換來了合作伙伴的信任,他和老孃一起簽下了一單又一單的生意。
趙金玲
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但家庭並不富裕的趙金玲再婚後,當得知前夫因腦血栓而臥病在牀時,卻毅然擔起義務照顧前夫的責任,併爲前夫支付高昂的醫藥費。面對現在家庭裏親朋好友的不解,她義無反顧,一直堅守着那份責任和同情。
劉方
購置檯燈,購置課桌,組織孩子們外出參觀學習……。劉方,南開區嘉陵北里社區居委會的主任,9年來,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籌辦的農民工子女輔導班,爲失學的孩子們搭起“陽光港灣”,也撐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中華傳統美德。她並不比我們高大,但那一刻,已經讓我們仰望。
帕拉哈提
1978年冬天,只有10歲的新疆運動員帕拉哈提來到北京,在京養傷的天津女排姑娘於鳳蘭像對待親弟弟一樣帶帕拉哈提遊遍京城。雖然相聚短暫,卻給帕拉哈提留下難忘情誼。33年後,跨越千里,這對姐弟重聚天津,雖然歲月已改變了他們的容顏,但姐弟親情依然鮮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