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經濟學我是大大不懂。剛參加工作那陣子,花大價錢買了一套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以爲人類全部的財富密碼就在這裏,可是翻了幾頁,發現全是線性函數,看得我直想吐。懂經濟的同學告訴我,這可能是史上最通俗易懂的一本經濟學入門讀物,聽完這話我死的心都有,不過想想自己高考時數學勉強及格,也便釋然,研究經濟學的念頭至此打消。
雖然研究經濟學半途而廢,但我總還算記住了隻言片語,曼昆在《經濟學原理》開頭羅列十條經濟學基本原理,其中一條像是“貿易可以使我們的生活狀況更好”,這話讓我想起了港片裏經常出現的話——“出來混,大家一起發財,你幫我,我幫你。”
最近我看了牛刀寫的《我們怎樣過上好日子》,這本書我是用一晚上時間讀完的,雖然有很多問題不明白,閱讀磕磕絆絆,卻沒有讀《經濟學原理》那般狼狽,因爲和自己的生活有關,和眼下的國家有關。這本書裏,牛刀先生闡明瞭一個老生常談的觀點,好的經濟制度可以使生活其中的人們都受益,都有致富的衝動,但如果制度有問題,利益就會出現差別化,有些人掙錢,有些人看別人掙錢,有些人致富,有些人仇富,而他想用這本書幫助的人,就是那些在制度上天然弱勢的羣體。
經濟學這東西,在中國一直都有點陰謀論的味道。我們過去在學校裏學政治經濟學,學來學去,很容易得出一個觀點,有人發財,就有人必須受剝削,財富彷彿天然就不平等,而制度存在的理由,就是改變這種情況,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但現在的情況似乎反過來了,財富分配的不平等成了制約這個國家前進的最大阻力,對多數人而言,別提個人財富增長這事,辛辛苦苦攢的錢只要不縮水就謝天謝地了。
前幾天,我偶然翻到一位同學在2003年寫的博客日誌,他幸福地表示吃了頓晚飯,一碗牛肉麪、一碟花菜、一杯雪碧,三樣加一起才14塊錢,那時他每月收入1萬多,現在估計沒漲多少。看到往日的幸福如此真真切切,我就覺得憂傷,這才幾年的事兒啊,幸福不知不覺就沒有了。聞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