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下午,溫州在省內率先推出的黨代表詢問制度,有了第一次實況“路演”。
溫州市委主要領導集體露面,花了超過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專門“答黨代表問”。
怎麼解決溫州交通擁堵的狀況?如何進一步加快城市環境整治?有一種說法“溫州人只會賺錢,沒有文化”,您怎麼看……參加溫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的黨代表們,直截了當拋出了他們的問題。
詢問“不設防”,鼓勵大家暢所欲言
昨天下午2點,這次活動在溫州市人民大會堂準時舉行。來自鹿城、甌海和龍灣等16個代表團的32位黨代表,作爲“詢問代表”,坐到了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等市委主要領導對面。
之前就有消息傳出,溫州市委主要領導要對黨代表詢問“不設防”,對敏感問題“不迴避”。
而陳德榮的開場白,則更加印證了這點,他自稱“對我來說也是第一次”,鼓勵大家要放開,“都可以暢所欲言”。
活動現場,媒體衆多,一些網站和電視臺,還進行了現場直播。場內一部投影儀上,實時呈現微博播報情況。由此可見,這次詢問活動公開度之高。
提問機會很難“搶”,黨代表的手舉得老高
詢問環節一開始,“詢問代表”們就開始踊躍舉手了,最終,洞頭縣東屏街道洞頭村黨支部書記葉建成,搶到了“頭口湯”。
葉建成本想站起來提問,這時,陳德榮特意提醒他,“坐着好了”。
而每次問答完畢,對“詢問代表”們來說,也是競爭的開始。一開始,大家舉手,胳膊肘還架在桌子上,看上去挺整齊的。可後來,爲了搶到提問的機會,比較心急的代表,就乾脆把手高高舉起了。
蒼南代表團的“詢問代表”陳如奏,還真靠這樣的“架勢”,搶到了提問的機會。
而很多人都發現了,陳德榮在答問時,往往連說10多分鐘,其間幾乎沒停頓。關鍵是,他的面前沒放任何講稿,完全是真實的現場應答。
不知不覺就超時,以後詢問將“持續實踐”
這次詢問活動,原計劃到下午3點30分結束。
溫州市委主要領導回答完第10個問題,已不知不覺超時近10分鐘。
陳德榮有些抱歉地說,由於後面還有其他會議,現場提問只能先結束了。
不過,他特意提醒大家,黨代表詢問制度有3種方式,這次活動結束後,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詢問。
陳德榮說,如果對回答不滿意的,還可以質詢,“這是一個持續的實踐,會不斷深化完善。”
“對這樣面對面的交流,印象深刻,我希望今後還能多辦幾次,進一步探索黨內民主方方面面。”甌海區代表團謝賽鋒說。
另外,一些專家也被邀請前來觀摩。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許耀桐教授說,他覺得這次活動“有聽頭”——問題涉及民生、經濟和黨內腐敗問題等多方面;“有骨頭”——有些問題也比較尖銳;“有露頭”——也就是有希望,因爲講了很多的具體措施,給人感覺前途非常明朗清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