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來微博裏盛傳“清晨養生6件事”,即1.伸懶腰;2.打哈欠;3.深呼吸;4.立遠眺;5.飲溫水;6.淨大便。據說,做好這6件事就可以起到活動關節、排除廢氣、增強肺活量、鍛鍊和保護視力、清腸、刺激胃液分泌、保護牙齒及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等作用。
每天早起照做這6件事真的可以起到養生的效果嗎?記者爲此採訪了天津市公安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李巖,經介紹,這“清晨養生6件事”基本符合“古人長壽十訣之法”的養生原理,只要持之以恆地付諸實施,確實會對健康有所幫助。
1.伸懶腰
方法:每天早上起牀後,身體直立,連伸懶腰3次,每次保持5秒鐘即可。
原理:李巖介紹,人體的血液循環狀態如果不好,會出現“精衰、氣竭、神亂”等病象。早晨堅持做這種“伸直頸部、舉擡雙臂、呼吸擴胸、伸展腰部、活動關節、鬆散脊柱”的自我鍛鍊,可使全身大部分肌肉都得到充分的收縮鍛鍊,有利於被淤積的血液迴流心臟,並且還能帶走肌肉中的代謝產物,起到消除疲勞的作用。
2.打哈欠
方法:每天起牀後打個大哈欠,最好是站立(如果不想站立,坐着也行),先將頭後仰,雙臂張開儘量向外擴、向後伸展,還要注意要領,即深深吸一口氣,閉氣一會兒再慢慢吐氣。
原理:李巖介紹,用這樣增加呼吸深度的方法打哈欠,可以使更多的氧氣進入身體各部位,爲包括大腦在內的身體各部位細胞補氧。所以,這一呼一吸間,不僅可以有效地將胸中的廢氣吐出,還可增加血中氧氣濃度,對於大腦中樞有去除睏倦感的作用。
3.深呼吸
方法:最好養成每天早上定時深呼吸兩分鐘的習慣。
原理:李巖介紹,深呼吸可以促進人的肺部排出濁氣,增加肺活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加快血液循環。尤其腦力勞動者,如果每天早上做兩分鐘深呼吸,下午在工作間隙再做3分鐘左右的深呼吸,可以解決幾乎所有淺呼吸人羣可能潛在的缺氧問題。
4.立遠眺
方法:早上站在窗前平視前方,遠望1-2分鐘,低頭閉目一會兒,轉首向左方遠眺1-2分鐘(轉頸不轉腰),再低頭閉目一會兒後,轉向右側遠眺。眺望結束後,最好能做做眼保健操,或把掌心搓熱放在眼睛上面,做2-3次。
原理:李巖介紹,每天早晨多看綠色、遠眺四方,有益於增強視力、防治近視、減輕眼睛疲勞,尤其適合用眼過度的人羣。
5.飲溫水
方法:晨起喝1-2杯(200-400毫升)溫開水,這“溫開水”是指燒開的水自然冷卻至25-30攝氏度的水。
原理:李巖介紹,與涼白開比起來,溫開水接近體溫,是一種良性保護劑,不刺激口腔、咽喉,容易被吸收,不但能緩解便祕、降低腦血栓和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還能幫助有效吸收早餐,更重要的是不會刺激腸胃。
對於便祕的人,喝蜂蜜水是不錯的選擇。
6.淨大便
方法:無論是從中醫還是西醫的角度,都認爲早上7:00-8:00是腸道蠕動最旺盛的時段,建議養成每天此時排便的好習慣。
原理:李巖介紹,早上把前一天體內積聚的廢物排出,可以防止在體內形成過多宿便,避免誘發痔瘡等一系列腸道疾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應儘量把晚上排便的習慣調整到早上上班前,習慣可以慢慢去培養,比如多吃些白菜、白薯等高纖維食品,並且在早上起來後不管有沒有便意都要去一下廁所等。
本報記者滕媛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