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以人爲本、執政爲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作爲國家審判機關,人民法院更應牢固樹立羣衆觀點、堅決貫徹羣衆路線、始終站穩羣衆立場、着力維護羣衆權益、堅持做好羣衆工作,爲人民羣衆行使好司法權。
牢固樹立羣衆觀點。羣衆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根本觀點,也是我們黨的基本政治觀點。人民司法從誕生之日起,就把服務人民作爲自己的根本宗旨,與人民羣衆建立了魚水深情和血肉聯繫。在新的歷史時期,在面對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四大考驗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羣衆、消極腐敗四大危險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更應自覺繼承黨的優良傳統,把人民羣衆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牢記手中的司法權源於人民、屬於人民、服務人民、受人民監督,把黨的羣衆觀點融入司法工作的全過程,把人民羣衆的呼聲作爲加強和改進司法工作的信號,把人民羣衆的需要作爲加強和改進司法工作的重點,把人民羣衆的滿意作爲加強和改進司法工作的標準。
認真貫徹羣衆路線。堅持專門機關與羣衆路線相結合,是人民司法的優良傳統和強大政治優勢。我們應深刻認識人民羣衆在司法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應加大人民陪審工作力度,聘任特邀調解員、執行聯絡員、廉政監督員,健全民意溝通機制,進一步拓寬人民羣衆有序參與司法、有效監督司法的途徑和渠道;健全訴訟調解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無縫銜接機制,完善“大調解”工作格局,促進化訟、少訟,進一步探索依靠人民羣衆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新路子,堅持做到司法依靠羣衆、羣衆參與司法,司法服務羣衆、羣衆認同司法。
始終站穩羣衆立場。人民司法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法院應堅定不移地站在羣衆立場上,在思想上尊重羣衆、在感情上貼近羣衆、在工作上依靠羣衆。在推進司法專業化的同時,一定不能忽視司法大衆化;在推進法官職業化的同時,一定不能丟掉法官平民化;在推進司法現代化的同時,一定不能忘記司法便民化。人民法院只有始終站穩羣衆立場,將對羣衆的深厚感情滲透到立案、接訪、開庭、執行等每一個環節,將司法過程轉化爲親民、愛民、護民的具體實踐,才能贏得羣衆的信任,纔能有效解決複雜的矛盾糾紛。
着力維護羣衆權益。人民法院應堅持以人爲本,着力提升人民羣衆的幸福指數。一是認真審理羣衆關注的社會治安、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案件,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深化平安創建活動,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安全感。二是着力解決社會關注的涉訴信訪問題,深入研究產生信訪問題的根源,依法依規辦理信訪案件,推動建立解決涉訴信訪問題的長效機制。三是加大力度解決好執行難問題,深入開展創建“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活動和反規避執行專項活動,進一步提高案件執行率,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四是堅持以羣衆工作統攬司法便民利民工作,加強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擴大巡迴審判工作,更好地滿足人民羣衆的司法需求。
重視做好羣衆工作。羣衆工作是人民司法工作的基礎性、經常性、根本性工作。人民法院應堅持做好羣衆工作,不斷提高人民司法工作水平。一方面,進一步提高人民法官辨法析理、精調善判的司法能力,準確認識和把握社情民意,真正成爲既精通法律知識又熟知社情民意、既精於依法判案又善於調解結案、既能講法律術語又能講羣衆語言的辦案能手、調解能手和羣衆工作能手。另一方面,堅持“忠誠、爲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司法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切實解決羣衆觀念不強、工作效率不高、司法行爲不規範等問題,把公正高效廉潔司法與便民利民爲民司法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領會和掌握做好羣衆工作的方法,不斷提高人民司法工作水平。
(作者爲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