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今天是雨水節氣,意味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此時,南方已經開始耕地,北方則開始準備播種,然而今年,黑龍江、遼寧、吉林和內蒙古四省區卻正在進行抗旱的準備工作,中央臺記者從農業部等部門瞭解到,東北地區經歷了近62年降水最少的冬季,糧食生產面臨嚴峻考驗。
黑龍江、遼寧、吉林和內蒙古四省區是我國糧食的主產區,產量佔全國的五分之一還要多,對於糧食安全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去年秋天以來,東北地區降水偏少3到8成,江河來水也偏少,國家氣候中心王永光研究員分析了當前東北地區的氣候形勢。
王永光:今年入冬以來的降水應該說是在62年來最少的一年,只有4.2毫米,要偏少了73%,冬季降水偏少的程度還是比較嚴重的,從東北地區來看,氣溫總體偏高,東北地區尤其是東部和西部發生乾旱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這個指的是氣象乾旱,我們主要考慮的是降水量的偏少,加上氣溫偏高,蒸發量增加導致了氣象乾旱的發展。
在未來,春季東北西部地區降水仍然持續偏少、氣溫偏高,春旱發生機率增加。同時,國家氣象中心研究員呂厚荃分析認爲,東北東部地區卻可能出現低溫多雨的天氣,這對糧食生產依然會造成威脅。
呂厚荃:4到5月份,有一部分地區的化通和降水的時間匹配不好,土壤會過溼,甚至發生春澇,地區如果沒化通上面降水比較多,這個可能也會影響播種,東北地區的西部和南部,還有內蒙古東部降水還是偏少,這個時候農業乾旱就會出現。 (記者滿朝旭)
(來源:中國廣播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