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天涯社區出現網帖,顯示湖南漣源市經濟開發區公開選調15名工作人員的考生成績表,成績表備註一欄有“市領導打招呼”、“家景好”等字眼,網帖引起數千網友轉發評論。昨日,漣源市人事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帖(部分)是落榜考生杜撰發泄所爲,此次選聘嚴格按照公開選調程序完成,不存在關係戶、金錢戶一說。(《新京報》2月22日)
漣源組織人事部門迴應的落腳點,是想向公衆表達這樣一個意思:“招聘過程都是公平、公正、公開的,沒有貓膩”。然而,迴應中的一些信息卻又給人留下懸念,讓迴應效果大打折扣,讓公衆平添不少疑慮。
報名參選的都是在當地工作或曾工作過的幹部職工,“誰的背後都難免會有一些社會人事關係”;“備註”中標明的領導夫妻、親戚關係等問題“比較敏感”……這些模棱兩可、諱莫如深的話語,是在欲蓋彌彰,還是有難言之隱?
看看那“杜撰”的“備註”欄,即便所謂“市領導打招呼”這種含糊的信息不好確實,而那些點出具體職務、具體領導的可對號入座的信息,是否真是落榜考生“杜撰”的?真實性有多大?既然敢拍着胸脯說“沒貓膩”,這些相關信息不妨披露的更徹底一點,而不是留給公衆更多的解讀空間。再者,招聘過程真風清氣正,這些信息也就談不上“敏感”,反倒可幫領導解圍,讓公衆釋懷。
迴應公衆關切,是一種正確對待網絡輿情的態度。但是要說話的同時也得說實話、會說話,如何迴應、以什麼樣的態度迴應也是一門學問。越抹越黑的迴應不僅於事無補,反倒是一種公信力自傷。這方面的教訓不少了,值得我們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