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局長理查德·克德雷22日宣佈,着手調查銀行對支票賬戶透支的收費情況。
啓動調查
克德雷當天在聲明中說:“以當今的技術條件,消費者有更多機會進入支票賬戶併發生透支……證據顯示,透支項目不恰當地影響低收入羣體和年輕消費者。”
在美國,支票賬戶用於日常支付,一般無息。存款賬戶用於儲蓄,一般不經常支取,有利息,很少配發自動取款機(ATM)卡。
多家消費者權益組織投訴,哪怕用支票賬戶透支購買一杯咖啡,消費者都會遭遇最高每筆35美元的透支罰款。
美國銀行家協會說,多數消費者其實無需支付透支罰款,消費者可在支票賬戶中存入足夠的錢,或把支票賬戶與存款賬戶關聯。
不過,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擔心,一些銀行可能以誤導或混淆消費者的方式計算和收取透支罰款。調查顯示,9%的支票賬戶消費者承擔84%的透支罰款。據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數據,每年透支20次或以上的消費者人均年付1610美元透支罰款。
收集信息
無論摩根大通、富國等大型銀行,還是小型金融機構,零售業務普遍依靠透支收費獲利。
這項收費15年前不存在。據默布斯服務公司去年數據,美國銀行和信貸機構2011年收取消費者透支費用共計380億美元。
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聲明將直接向多家大銀行索取信息,只是沒有點明哪些銀行將成爲“合作”對象。
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在國會2010年通過金融監管改革法案後設立,旨在剷除欺詐性金融操作,管轄範圍涵蓋信用卡、抵押貸款等金融產品。
徵集反饋
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同樣將徵集公衆反饋信息,瞭解消費者透支金額和透支帶來的罰款金額。
克德雷說:“透支操作能對支付能力最低的人羣構成嚴重經濟傷害。我們想知道消費者受到怎樣的影響,以及他們如何預知和規避透支罰款。”
據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提供的數據,支票賬戶每筆透支罰款額30美元至35美元不等,過去5年間上升17%。
透支罰款過去數年間加劇銀行業與監管機構之間的緊張關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曾分別對透支罰款採取限制措施。其中,美聯儲禁止銀行把ATM和借記卡交易自動劃爲透支交易,除非消費者自主選擇透支保護服務。不過,上述措施並不適用於信用卡、在線賬單支付等交易。(卜曉明)
(來源:新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