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絕不允許利比亞一幕在敘利亞重演
普京在文章中闡述了對當前國際熱點問題的看法。普京說,絕不允許利比亞一幕在敘利亞重演。國際社會的努力應當旨在達成敘利亞內部的和解。重要的是儘快停止暴力,在不預設前提條件,沒有外國干涉,尊重國家主權的情況下開展全民對話。普京指出,俄羅斯反對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有可能被解讀爲對敘利亞內部事務進行軍事幹預的決議。正因爲如此,俄羅斯與中國否決了實際上可能刺激衝突一方採取暴力行動的決議。
普京指出,只能以和平方式解決伊核問題。對此普京建議,承認伊朗和平發展核能的權利,以換取國際原子能機構有效和全面監督其核活動。如果此項政策取得成功,就應取消所有針對伊朗的制裁措施,包括單方面制裁。
普京在文章中還闡述了對朝鮮半島核問題的看法。他表示,朝鮮謀求核大國地位是不可接受的,俄羅斯一貫主張朝鮮半島無核化,但只能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他還呼籲儘快恢復朝核六方會談。
在談到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時,普京批評美國和北約的一些外交舉動浸透着集團思維的陳規陋習,這其中包括北約東擴、部署新軍事基地、在歐洲建設導彈防禦系統。普京指出,儘管俄羅斯近年來在發展俄美關係方面做出不少努力,但雙方關係仍未發生根本性變化,俄美關係仍不斷出現反覆。他說:“主要問題是雙方政治對話和合作沒有建立在堅實的經濟基礎之上。”
強調不干涉主權國家內政
比利時魯汶大學社會科學系主任、從事俄羅斯和東歐問題研究的凱特琳·馬爾福麗特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普京對敘利亞問題、伊朗問題的表態,延續了他擔任第二任總統時的外交立場,不干涉主權國家內政。而且普京向外界發出了明確信號:敘利亞和伊朗是俄羅斯重要盟友。
從地緣戰略角度看,敘利亞是俄羅斯制衡美國在中東勢力的一個砝碼。馬爾福麗特分析說,中東地區不穩定勢必影響到俄羅斯在中亞腹地的利益。如果“利比亞模式”在敘利亞重演,俄羅斯海軍在地中海將無立足之地。如果西方在伊朗得手,在直接染指裏海石油資源的同時,也將觸角延伸到阿富汗西部。俄羅斯地緣戰略中“柔軟的下腹”將暴露無遺。
因此,俄羅斯一再強調應該承認伊朗擁有和平開發核能源的權利,在聯合國安理會對有關敘利亞決議行使否決權,公開抵制“敘利亞之友”國際會議,讓美、歐難以在聯合國框架下進一步影響敘利亞局勢。
俄羅斯政治技術中心專家馬卡爾金認爲,普京的這篇文章標誌着俄美關係“重啓”的終結。文中既沒有“重啓”兩字,也沒有“重啓”的意思。俄羅斯“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專家杜特克維奇則表示,從文中可以看出,俄羅斯重視發展與中國在內的亞洲的關係,這也再次證明,世界經濟和政治中心正向亞洲轉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