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應徹底清理“假的真文憑”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爲,迪克森州立大學大規模的“假文憑”事件實質是給學生髮放“假的真文憑”,即文憑是真的,但接受的教育是“空心化”的、不符合培養要求的。
熊丙奇分析,這與國內高校近年來出現的“假的真文憑”事件,是一個模式,學生經過了正規的錄取,卻不去上課,卻最終獲得學校的證書。
熊丙奇介紹,近年來,我國出國留學熱持續升溫,美國是最主要的出國留學目的國。針對旺盛的出國留學需求,一些國內大學和國外大學合作,推出了“3+1”、“2+2”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如果中外合作辦學能嚴格執行招生標準,保障培養質量,那對於學生來講,既能降低出國留學成本,又能獲得一樣的教育、一樣的證書,肯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可是,從實際情況看,一些中外合作項目爲了招攬生源、賺錢,並沒有嚴格執行招生標準,保障培養質量,以及對輸出到國外的學生,按照語言能力和前期學習成績進行遴選。
熊丙奇認爲,國內與之有合作的19所大學,教育部門也應該進行調查,並根據相關的辦學條例,對相關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進行審查。而且,也應該在此基礎上對我國國內高校的“假的真文憑”現象也進行清理。
>>學生反應
遭騙局文憑變廢紙
記者輾轉聯繫到了參加迪克森州立大學交換項目的一名中央民族大學學生王越(化名)。
王越稱,自己是大三時參加的校方與迪克森州立大學的雙學位合作項目,“畢業時可以獲得兩校分別頒發的學位證書”。既可以留學,還可以同時拿到雙學位”,王越十分動心。報名參加雙學位項目後,王越開始按照迪克森州立大學中國辦事處的各項要求準備申請,將成績單、英語能力證明等文件發送到辦事處指定的郵箱。
讓王越納悶兒的是,雖然是出國留學,但對於大學前三年的成績似乎都沒什麼要求,英語也不需要雅思和託福的成績,甚至連四六級證書都不用。與王越一起申請這個項目的還有其他8名同學,其中只有兩三個同學參加過託福的考試。
其實,王越並非沒有懷疑過。首先是入學門檻低,其次是中介竟然稱原本學財務學的他,竟然可以轉到傳播學這種完全不相關的專業學習。“不僅是中外的雙學位,還是不同專業的學位,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王越說。
最讓王越詫異的是,2011年新入學的同學中竟然有一些是來自上海劍橋學院、西安思源學院的,這些學校的名字自己在國內根本就沒聽說過。
王越稱,自己現在十分沮喪,沒想到經過教育部認證的校方合作項目竟然是個騙局。除了文憑變得一文不值,“甚至巴不得將這段經歷抹去。”王越說。
>>如何處理
不再與招生中介合作
審查報告中,北達科他州大學系統和高等教育委員會爲迪克森州立大學提供了參考的解決方案:
◎停止與中國合作的雙學位和專升本項目,最起碼要立即中止專升本項目,目前不再授予學位。
◎取消所有的協議並對迪克森州立大學目前有合作的機構進行重新評估;依據學校的課程目錄,和這些機構重新建立所有的協議,確保這些協議符合法定程序;指定專人負責這些協議。
◎中止所有與中介代理機構簽訂的協議。使用迪克森州立大學自己的僱員,在獲得認可的合作院校進行招生。
◎要求所有的國際學生直接從他們所在院校向第三方的成績認證機構發送官方的、密封式的成績單作認證,並在入學後第一學期內對課程作出評價。
◎非英語學生在入學前必須參加並通過託福或雅思的考試。記者張曉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