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由於市場對霍爾木茲海峽關閉以及沙特能否填補伊朗原油供給存在擔憂,原油價格仍存在上升動力,緊張複雜的地緣政治問題仍然是推動此輪油價上漲的動力。
阿拉伯地區的動盪大大損害了以色列的戰略佈局。三十多年以來,與埃及之間的和平協議一直是支撐以色列國家安全的一大支柱,然而這一支柱現在正經受着考驗。更重要的是,阿拉伯地區的動盪,使以色列從擔憂伊朗的核能力,轉移到擔憂伊朗有目的拖延時間,讓全世界認爲伊朗的核設備早已經是既成事實。以色列擔心如今的國際輿論已經難以對伊朗的政策造成影響,畢竟眼下伊朗的核項目已經進展得比較深入。
直到2011年11月,國際原子能機構才終於打開天窗說亮話,在一篇報告中承認擔心伊朗的行爲並不符合民用項目的標準。而直到今年1月,歐盟及美國才宣佈對伊朗採取新一輪的經濟制裁,從而對伊朗造成實質性的影響。但這一切對以色列來說,可能已經來得太晚。
十多年來,特拉維夫的官員們一直在呼籲西方國家警惕伊朗的核威脅,他們認爲伊朗會使核技術在該地區迅速繁衍,因爲土耳其、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國也在尋求這些武器,最終讓一個多極的、佈滿核力量的中東演變成一個戰略夢魘。已經坐擁波斯灣和裏海盆地的天然優勢,擁有核裝備的伊朗更會加強其在能源業的霸權。
伊朗裝備核武器的另一個後果是西方國家可能失去在中亞國家中的勢力,這些國家一方面可能向伊朗靠攏,另一方面也可能向俄羅斯或者中國尋求覈保護,畢竟美國離它們要遠得多。一個有核武器壯膽的伊朗政權必定將更積極地支持伊拉克的什葉派激進分子並鼓動波斯灣地區國家的相關團體。
轉移核彈
還有更糟的,作爲黎巴嫩真主黨、哈馬斯及伊斯蘭聖戰組織的支持者,伊朗可能不顧後果地將核武器轉移到這些組織手裏,而這些組織可能毫無任何道德壓力地在歐洲或者美國的港口將其引爆。伊朗的核計劃加上導彈技術的進一步升級,可以初步將大部分的歐洲國家首都,並最終將北美國家首都納入其潛在攻擊範圍。
以上這些觀點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歐洲國家仍然有許多人認爲,伊朗核問題是理性的,並且是可以通過經濟制裁來解決的。另外,就算伊朗擁有了核武器,“也可能是冷靜地用於威懾”,有人如此反駁以色列官方的危言聳聽。
以色列財政部長尤瓦爾·施泰尼茨日前接受CNBC電視臺採訪時說,伊朗再過“兩三年”就能把導彈打到紐約、波士頓和華盛頓。美國《連線》雜誌網站發表署名斯潘塞·阿克曼的文章《伊朗導彈無法(也不會)打到東海岸》指出,以色列人可能在誇大伊朗的導彈威脅,以期美國友人會更重視伊朗的威脅。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登普西將軍也表示,以色列攻擊伊朗是“不慎重的”。
以色列人對此感到不滿,不過,導彈和情報專家大多認爲,伊朗即將研製出洲際彈道導彈的說法不會改變登普西或其他人的觀點,因爲這種說法不着邊際。
西方國家的態度不斷地激怒以色列人。以色列不相信在伊朗距核彈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經濟制裁會起任何作用。確實,回顧經濟制裁的歷史我們發現,這點困難基本上無法影響一個態度堅決的政權。另外,伊朗的統治階層在覈項目上的投入與該政權的政治命運是密不可分的,核彈其實是伊朗政府未來的保障。動搖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會導致長期的內部動盪、內戰甚至瓦解,這比動搖一個無核武的國家要危險得多。
軟弱的美國總統
儘管美國政府發表言論稱其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來制止伊朗,顯然暗示着制裁無效的情況下會動用武力,不幸的是,這並沒有對伊朗起到威懾作用。無論與美國是敵是友,中東人士普遍認爲,美國總統奧巴馬過於軟弱,極其不瞭解中東地區局勢的嚴峻,美國也極不可能會爲此動用武力。正是美國這種軟弱的態度,大大降低了經濟制裁生效的機率。
同時,經過此前中東地區的騷亂之後,以色列受到的威脅其實比西方要高得多。事實上,中東國家領導人都是戴着實力政治的眼鏡在審視當下的國際事務,而且都在思考着最壞的打算。以色列的領導人就更不可能對這一潛在的威脅採取漠不關心的態度了。在伊朗總統內賈德和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公開表示要摧毀以色列後,以色列人的擔憂日益增加。
另外,以色列戰略團隊還質疑在以色列和伊朗之間是否能形成穩定的制約,即像冷戰期間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那樣的關係。兩個核國家之間的互相威懾從來都不是無意識的。維持二次打擊能力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且本身就是不確定的。另外,在形成初始的有效二次打擊能力後,核武競賽可能會引發對第一輪打擊的恐懼,進而引發一場真正的核武攻擊。
在一個多極的環境下,要形成穩定的威懾就顯得更加困難。中東各國必須建立提前預警機制以全方位監控局勢。這樣的機制非常複雜因此也十分不穩定,特別是當敵對勢力都相距如此之近的時候。倉促忙亂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區域內的基礎核設施也可能出現意外或故障。
雖然有人認爲中東領導人的行爲還是很理性的,但他們中許多人採用邊緣政策可能帶來差錯。伊朗領導人已經聲明他們已經準備好爲摧毀以色列付出沉重的代價,並且預期僅對伊斯蘭世界造成最低的傷害。
因此,戰略測算的結果表明以色列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是十分重要且緊急的,爲此承擔風險和成本也是十分必要的。即便是能將伊朗的核計劃拖延個幾年已經是非常有意義的成就。另外,以色列認爲有些分析人士誇大了以進行軍事打擊可能對該地區帶來的不良影響。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中東和能源分析師團隊在最新發布的報告認爲,由於市場對霍爾木茲海峽關閉以及沙特能否填補伊朗原油供給存在擔憂,原油價格仍存在上升動力。該團隊將今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預期從此前的100美元上調至110美元。由此可見,緊張複雜的地緣政治問題仍然是推動此輪油價上漲的動力。
(來源:新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