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4月15日是“泰坦尼克號”沉船100週年紀念日,今年還是月球最近“近地點”100週年紀念日。
英國《每日郵報》最近報道,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1912年春天,北大西洋航運線路上之所以出現數目異乎尋常的大量冰山,很可能是由一起千年不遇的天文現象引發的。
100年來,關於“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衆說紛紜,存在多種不同的說法。日前,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物理學專家唐·奧爾森和魯塞爾·多謝爾在最新一期美國天文學雜誌《天空和望遠鏡》上撰文披露,“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沉沒可說是由一系列“巧合”造成的,而導致“泰坦尼克號”沉沒悲劇的“罪魁禍首”,其實可能是天上的月亮。
“泰坦尼克號”二副查爾斯·萊特爾說:“當時天上沒有月亮,只有羣星閃爍。”那個晚上,如果天空中有明月照耀,那麼“泰坦尼克號”上的觀望哨就可能會及時發現冰山,從而避免致命的碰撞。
科學家研究發現,1912年1月4日那天,地球和太陽月球形成了一條直線,同時那一天,月球距地球的“近地點”距離是1400年時間間隔中最近的距離。當天月球距地球的“近地點”距離只有35.6375萬公里,而平時的“近地點”距離大約爲36.3萬公里。
比利時天文學家簡·米尤斯通過精確計算髮現,在歷史上要找到一個比1912年1月4日更近的月球“近地點”距離,需要回溯到公元796年,當年一個最近的月球“近地點”距離大約是35.6366萬公里。
這一史上罕見的月球“近地點”距離必將在海洋上引發異常兇猛的“近地點潮”。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1912年1月4日當天,月球和太陽分別位於地球的反方向,使得當時的月亮是滿月,從而還會導致特別高低起伏的“朔望潮”;同時那一天,地球距太陽的“近日點”距離也正好處於一年之中的最近位置,導致太陽引力對潮汐的影響也正好處於一年之中最強大的時段。這三大天文現象非常“巧合”地在同一天出現,導致那一天的海洋潮汐受到月球和太陽引力的影響變得尤其強大,科學家測算髮現,這些“巧合”導致那一天月球對海洋潮汐的引力影響比平時至少增強了74%。
美國科學家相信,正是1912年1月4日那一天異常起伏的海洋潮汐所產生的強大沖撞和震撼,導致撞上“泰坦尼克號”的那塊冰山在那天脫離了它所在的格陵蘭島冰川,最後漂向北大西洋,並最終導致了“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據新民晚報
(來源:錢江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