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蔡文清)首都市民今後有望僅憑一張讀書卡,就能瀏覽百餘家圖書館的文獻資源;走進離自己最近的一家圖書館,就可以實時收看其他圖書館舉辦的講座。今天上午,“首都圖書館聯盟”宣告成立,這是繼首都五大文化聯盟成立之後文化領域的又一盛事,在聯盟成立的同時還推出了十大惠民措施。
據介紹,“首都圖書館聯盟”由國家圖書館、黨校系統圖書館、科研院所圖書館、高等院校圖書館以及醫院、部隊、中小學圖書館和北京市公共圖書館共110餘家圖書館組成。首都圖書館聯盟十大惠民服務措施今天也同時啓動,其中最吸引人的是,首都圖書館及下屬各區縣圖書館和部分街道圖書館共60家,已經能滿足讀者憑藉“一卡通”實現同城通借通還;國家圖書館與首都圖書館之間將率先實現讀者證相互認證,未來讀者僅憑一個證件就可以在兩個館內借書;高等院校圖書館將逐步實現面向社會免費開放;聯盟成員開展講座、展覽等文化惠民服務合作,優秀講座不僅將實現巡講,還有望在各個圖書館之間實現直播或轉播;聯盟成員單位將部分複本圖書集中起來共同建立調劑書庫,基層圖書館可在調劑書庫內挑選圖書;逐步實現成員單位與出版發行機構合作,在圖書館設立新版圖書展架,讓讀者優惠購買圖書;開通“首都圖書館聯盟”網站;聯盟成員之間開展網絡互聯,實現館際間經過授權的數字資源的共享,搭建聯合參考諮詢服務平臺,免費爲讀者進行實時諮詢服務;利用流動圖書車等方式,深入社區、中小學、農村、工地,開展圖書館流動服務;每年舉辦一屆市民圖書交換活動;每年九月的第一週爲“首都讀者周”,期間開展知識講座等多項活動,讓市民瞭解和利用圖書館等。
談到加入聯盟的初衷,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朱強表示,圖書館需要資源共享,事實證明,單個圖書館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即便是同樣一個圖書館,如能將自己積累的文獻資源與其他圖書館聯合起來,也將發揮更好的效益,讓資源可以被更多讀者享用。他認爲,高校圖書館並不是與社會隔絕的,以前只是有條件地接待社會讀者。因爲圖書館是分層次,分種類的,各個圖書館之間是有分工的,不能將這種分工抹殺掉。加入聯盟之後,高校圖書館可以把接待社會讀者的服務制度化,並完善解決配套條件。
揭牌儀式之後,國家圖書館與首都圖書館還舉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將在建設“首都智庫工程”、打造“北京精神傳播基地”、完善數字圖書館建設、讀者證互認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J1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