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東四九條小學讓孩子們玩耍中學知識
週三下午三點半,下課的鈴聲剛剛響過,東四九條小學六年級一班的喬詩怡就收拾好書包來到學校的活動室,參加“神奇的多米諾”興趣小組。畫圖紙、數格子、碼骨牌……喬詩怡趴在地上全神貫注地擺着自己設計的圖案,幾乎忘記了時間。
“這孩子從四年級開始參加多米諾小組,剛來的時候很急躁,連續坐穩5分鐘都不可能,但是現在,已經既沉着又有耐心。擺大圖形的時候趴在地上一下午都沒問題。”負責科技活動的武健老師說,其實孩子們這種潛移默化的變化是老師們最樂意看到的,也是教育最有效的成果。在多米諾小組,喬詩怡豐富的空間想像能力得到了充分體現,要擺大圖形的時候通常都是由她來設計方案、計算骨牌數量,全班三十多人都要聽她的調遣。
多米諾骨牌,聽起來更像是一個與藝術有關的娛樂項目,但在東四九條小學,這是一項科技活動。校長樂波介紹說,其實多米諾運動中包含着很多科學知識。例如把一張平面的圖案變成立體的圖形,需要設計擺放方案,計算使用的骨牌數量,這些都涉及到數學知識。再如觸動骨牌的機關的設計,則可以運用各科知識。因爲觸發機關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所以化學、光學、電學、電子學原理甚至流體力學,都可以用來做機關設計的基礎。東四九條的孩子們甚至把自己想到的各種設計方案集合在一起,做出一本小冊子——《機關大比拼》。
“開始設立這個興趣小組的時候,就是希望用這個項目的遊戲性吸引孩子,讓他們先產生興趣,然後在興趣的引導下自主學習。”樂波校長的這種設想最終成爲現實,很多孩子因爲喜歡這種遊戲,而自主鑽研相關知識,漸漸對學習產生了興趣。
多米諾還培養了學生的耐心、細心、團結精神和抗挫能力。六年級學生黃玥說,常有擺了半天的圖形被人不小心碰倒的情況。她經歷最慘的一次是去年金鵬科技團驗收時,大家要擺一個巨幅的“金鵬展翅圖”,已經擺了一個禮拜,就快完成了,結果一名同學在收拾骨牌的時候順手把一張牌扔到小筐裏。沒想到牌沒扔進去,卻砸倒了已經擺好的一張骨牌,結果嘩啦啦倒了一大片。當時就有同學哭了起來,但是大家都明白,責怪也沒有用,於是打起精神,又花了一個禮拜,重新擺了一遍。
在東四九條,這樣看似是趣味活動,實際是學習途徑的項目還有很多,例如機器人小組、種植小組。武健老師分析說,很多男孩子喜歡機器人項目,他們覺得能做出個會踢球或者會唱歌的機器人很酷;而女孩也許會喜歡種植等活動,願意養養花草,看它們開花結果。但其實,這兩種活動在教育過程中都能學到同樣的東西。機器人需要運用計算、測量、觀察等能力;種植也一樣,老師會讓學生觀察植物生長,記錄每天的生長情況,對不同的植物作比較,記錄溫度溼度,計算用多少肥料、水分才能把植物養好。
找到孩子樂意接受的切入口,用各種形式的科技活動把孩子帶入氛圍,讓孩子愉快地接受知識。這就是東四九條小學的科技特色教育。2006年,東四九條小學成爲首批成立金鵬科技團的小學,也是東城區唯一一所獲此榮譽的小學。
作爲一所600名學生、60名教師的中小規模的學校,東四九條小學依靠科技特色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每屆畢業生約有100人左右,其中60%的孩子能進入優質中學。而這6成孩子中,半數都是科技特長生。校長樂波希望從東四九條畢業的孩子們“帶着科學味兒”。
本報記者李莉J0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