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最新公佈的CPI數據影響下,剛剛擺出調整姿態的滬深股指重新躍躍欲試。通脹指標“創紀錄”回落的表現,不僅有助於市場期待流動性的進一步改善,也給以基金爲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更明確的做多A股的理由。國盛證券天津營業部的張傑表示,回顧上週市場,大盤在五個交易日中,似乎已經完成了一次較爲徹底的整理和消化過程。不論是在技術走勢上,還是浮籌清洗方面,上週兩市股指的收盤情況都給本週留下好的基礎。應該說,只要有成交量的積極配合,大盤重拾反彈並非紙上談兵。
過半開基逆勢收漲
上週滬深兩市大盤收跌,但數據顯示,過半的股票方向基金淨值收漲,超過100只基金淨值收益率在1%以上。權重板塊的代表——上證50、上證180指數拖累相應指數基金跌幅在1%以上,且領跌上週的開放式基金市場。中小盤股票的活躍給衆多小盤基金提供了表現的舞臺。漲幅超過2%的18只股票型基金幾乎清一色的都主投“中小盤”、“中小板”和“創業板”。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華夏中小板ETF基金之外,上述18只股票型基金中,有14只的基金單位淨值不足1元,累計淨值超過1元的也僅有6只。換句話說,次新基金在上週的調整行情中,搶得了一定的市場機會。
貨幣基金持續受寵
最新公佈的2月CPI數據被市場解讀爲告別“負利率”時代的到來。由此,貨幣基金的投資潛力再次受到關注。事實上,相比於2011年前三個月的月末7日年化收益率(以下簡稱“收益”)水平,今年同期貨幣基金的業績頗有看點。數據顯示,2011年前三個月的月末,貨幣基金平均收益分別爲3.45%、4.00%、3.80%,其中月末單隻基金日收益在5%以上的數量分別是2只、6只和17只。而今年的1月、2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爲4.68%和5.15%,日收益在5%以上的基金數量分別有32只、40只,佔比約五成。也就是說,今年貨幣基金的業績水平同比增長勢頭驚人。
場內資金借力使力
針對貨幣基金的近期表現,以及CPI新數據對其可能產生的影響,張傑具體指出,貨幣基金的高收益緣於流動性的緊張,隨着CPI回落,雖然有可能會再次調降存準,但其收益仍有可能繼續維持較高水平。加之近期新股收益較高,令很多貨幣基金和債基紛紛限制大額申購以避免稀釋收益。這意味着,目前穩健避險資金的投向暫時不會變化,貨幣基金的吸引力依然誘人。從上週末走勢看,市場對利好預期仍是有增無減,“兩會”更不斷有利好股市的提案被提及,這些都令場內資金都更多可以借力使力之處。展望本週,張傑預計大盤仍有繼續衝高的慾望,成交量則是檢驗反彈有效性的關鍵。圖爲新華社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