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由天津衛視原創的求職類節目《非你莫屬》,在開播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引發高關注度、高話題性和高收視率。這“三高”的產生,除了節目本身聚焦人們普遍關注的就業主題外,節目主持人張紹剛犀利的主持風格也爲節目帶來諸多看點。而一段“海歸女劉俐俐對掐主持人”的視頻,更讓張紹剛被網友們冠以“毒舌”之名。接受記者採訪時張紹剛表示,身爲中國傳媒大學教師的他,對於“揚名立萬”並沒有興趣,不論主持什麼節目,對他來講都是完成一項工作。
“從未定位成主持人”
作爲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大家看法》等多檔節目的主持人,多年來張紹剛一直深受觀衆喜愛。主持天津衛視《非你莫屬》更讓他在青年觀衆中知名度大增。這位外表冷靜、理性,語言犀利、直擊要害的主持人,其實是攝影師出身。1990年張紹剛畢業於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集團第一中學。同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攝影專業,1994年成爲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學院紀錄片導演專業研究生。畢業後成爲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學院教師。1998年央視開辦《今日說法》欄目,憑藉敏捷的思維和出衆的口才,張紹剛成爲該欄目的主持人之一,開始他兼職主持人的職業生涯。
張紹剛說,儘管自己喜歡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正常表達自己”,但卻並不把自己定義爲主持人:“其實我到現在也沒發現自己有當主持人的特質,我從來就沒有覺得自己是一個主持人,我給自己的定位是大學的老師。所以,這次有了紛紛擾擾的聲音(指‘劉俐俐事件’)我很煩。我不習慣這些,不習慣被別人關注。我習慣是一個正常、普通的人,我上臺我會很快樂,沒錯。但是,我從來沒有把自己定位成爲一個主持人。”
成長環境造就“很傳統”
張紹剛自言,自己從小做事謹言慎行,不敢出格,是個價值觀很傳統的人。這樣的性格決定了後來做節目的時候也特別傳統,“這可能跟我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有關。我是一個廠礦子弟,你知道我們廠有多大嗎?我們有11個子弟小學、5個子弟中學。你別以爲那麼大的工廠你幹了壞事兒別人不知道,因爲廠裏上萬個職工沒準與誰家就扯上了關係。我在那樣一個圈子裏長大,全廠的叔叔大爺們都認識,你不能幹出格兒的事兒,在廠區里長大的孩子要講規矩。在我面前劃了很多的線,很多槓槓,父輩告訴我們不能越線。我是在這樣的前提下長大的。所以我內在很保守,規矩很多。”
從在央視主持法制、社會節目,到天津衛視主持《非你莫屬》,張紹剛如何給自己的主持風格定位呢?張紹剛說:“我認爲我在節目中的表現不是風格,就是我自己正常的表現,我就是這樣的人。要是我改變了什麼,那就不是我了。我沒有風格定位,我認爲風格定位不能和人本身契合的話,就是做出來的。我就是這樣的人,你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大家對我的判斷,永遠是極端式的。”
最快挖出求職者特點
隨着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節目收視率和網絡點擊率越來越高,有人指責張紹剛在節目中“譁衆取寵”,說話太“刻薄”。張紹剛淡然地說:“我就是正常表達。我周圍的朋友知道我就是這樣的人,生活中我也是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陌生人,我跟他刻薄不着;節目中的求職者雖然也是陌生人,但我不能用對待陌生人的態度來對待他們,因爲我要搭建一個平臺,用最快的速度把他們身上的特點挖出來。這個工作沒法讓評委席上的老闆們去完成。因爲不同的老闆有不同的興趣點。所以,對求職者的基本信息、性格、判斷力以及行事風格的展現,必須由我來完成。這就是主持人的功能。”
張紹剛主持節目時的“正常表達”,往往被人認爲在“作秀”。張紹剛無奈地說:“所謂的‘作秀’都是暫時的,今天吸引眼球的方法有很多。我曾經跟我的學生說:最吸引眼球的方法是去裸奔,但是你不能定時定點在一個地兒裸奔吧。時間長了,大家就會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很簡單,能吸引眼球是一定的,但是我更關心的是以後。”
不太會裝“聰明人”
一個多月前《非你莫屬》中的那段劉俐俐求職視頻,將張紹剛拋在了“風口浪尖”上,主持風格犀利、涉嫌炒作一時鬧得沸沸揚揚。在沉默一個多月後,張紹剛也首度表態:“《非你莫屬》就是一檔節目,針對求職者的表現,對事不對人。更不會把求職者符號化,每個人都會有被喜歡和被討厭的時候,只能說那個時候怎麼樣。而我對這個人和這件事都沒有什麼意見。”
爲什麼一個月之後才願意出來說這件事?張紹剛表示:“那個階段很多媒體都打電話來詢問,我當時就覺得沒有什麼可聊的。這類事情就跟吵架一個道理,看誰的嗓門大並不重要,大家都聲嘶力竭之後,就相當於在蹚渾水,水越蹚越渾。巴爾扎克曾經說過‘聰明人懂得怎麼在臺上演幾幕道德劇,就能引來觀衆池裏雷鳴般的掌聲。’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階段的瓶頸,都需要明白臺上和臺下的不同。也許有人會說‘裝誰不會啊’。但我屬於‘不說會死’的人,我真不太會‘裝’,如果那麼做了我會在內心鄙視我自己。”
做節目“不幹髒活”
張紹剛告訴記者,在主持《非你莫屬》節目時,常常替求職者着急,“我希望每一個求職者來到這個平臺都能表現出最好的狀態,表現不出來的時候是我最着急的時候。大家都是普通人,來到這個舞臺會緊張。也可能有人感覺我的氣場很強大,見到我也會緊張。但是,事實上我要做的事情不是要讓他緊張,是要引導他把最自然、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我會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引導他表現出來。”在節目錄制之後,張紹剛還會在求職者向他求助的時候盡力幫助他們。
從央視到天視,張紹剛做節目有什麼樣的原則呢?“我反覆跟我們的團隊說‘不幹髒活’。就是不能挖別人的隱私,不挖別人痛苦的事。我做節目很傳統,可能跟我的成長背景有關。我在工廠里長大,廠礦子弟不能幹出格的事。有人還議論說這件事是我在炒作,我覺得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太髒了!我做攝像出身,從基層幹起,做編導、策劃、外景主持,再到主持人和大學老師。我主持的《今日說法》是講社會底線的,《非你莫屬》是講當下人們價值觀的。職場絕不是一個獨立的空間,它是一個要服從社會規則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