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記者餘瀛波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們倆一起出門,你去買‘蘋果’四代,我去買四袋蘋果”。這段在民間廣爲流傳的灰色幽默,折射出當下我國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尷尬現實。
兩會前夕,在人民網、新華網等國內各大網站的兩會熱點調查中,“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再次名列前茅。
中國仍有1.5億貧困人口
客觀地說,近年來我國政府在推進收入分配改革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隨着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持續深入,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地區與地區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都在持續擴大。
從地區上看,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全國機關工作人員工資水平列前三位的上海、浙江、北京年人均工資分別爲74147元、63314元、58208元,而位於西北內陸省份的青海僅爲34593元。
據媒體統計,目前我國已有96萬千萬富豪和6萬億萬富豪。而與此同時,我國目前處於貧困線以下的也還有上千萬人,在2010年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中,貧困線劃在年均純收入1274元,按此計算,當年年末貧困人口爲2688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公開表示,如果按照國際標準計算,中國仍有1.5億貧困人口。
收入分配改革不能再拖了
本屆兩會之初,《法制日報》記者就注意到,在中國政協網上掛出的2011年全國政協部分專題調研報告摘要中,專門有一篇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全國政協常委胡德平、孫曉鬱等聯名提交的《關於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幾點建議》。
調研組認爲,收入分配領域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主要問題是地區之間差距持續擴大、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擴大、居民收入佔國民收入比重下降,居民收入、收入再分配調節力度不夠,收入分配秩序不規範。
“這件事不能再拖了!”最近每年兩會期間都大力呼籲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更是大聲疾呼。
建議成立改革領導小組
在已經提交到全國政協大會提案組的上千份提案中,記者看到了遲福林今年的這份內容詳盡的提案———《關於儘快出臺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的提案》。
遲福林在提案中說,要把推進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作爲“十二五”改革的重點,並建議年內儘快出臺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
提案建議,國務院及其相關部委要高度重視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出臺,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和時間表;考慮到收入分配改革涉及到財政稅收、國有壟斷行業、公共服務領域等多個部門,建議由國務院領導牽頭,組成收入分配改革領導小組,有效地協調改革方案中的部門利益和相關事宜;儘快形成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提出改革的短期和中長期目標等。
遲福林同時認爲,收入分配領域的問題,涉及到多方面深層次和結構性的體制矛盾,並不是一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所能夠解決的。因此建議與收入分配總體改革方案相配套,本屆政府任期內應出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方案。
比如,應儘快出臺財稅體制改革方案。注重通過控制過高的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和實行結構性減稅調整國家、企業和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格局。積極探索開徵物業稅、遺產稅、贈與稅等新稅種,發揮財稅體制在再分配中的槓桿作用。
擴大中等收入人羣是方向
收入分配改革未來的方向在哪裏?全國政協委員、西南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劉家強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如何逐步擴大中等收入人羣的比重,這是我國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也是當前和今後我們國家在收入分配改革道路上要重點推進的方向。
劉家強說,收入分配涵蓋的內容很多,有地區之間的差距,有行業之間的差距。就以農民工的流向來看,近兩年來,選擇到內陸省份打工的人越來越多,這說明內陸地區的收入水平實際上是提高了。再比如說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以成都市爲例,成都農民收入水平的增幅前年是15.2%,去年增長得更快,達到20%以上,而城鎮居民則是15%,這也能說明城鄉收入水平差距逐漸在縮小。我相信,未來完全可以通過二次分配、稅收等多種手段來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將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作爲2012年的重點領域改革,並提出抓緊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這令與會的許多委員備感振奮,他們相信,這是中央政府決心大力推進收入分配改革釋放出的一個強烈信號。而對於這塊“蛋糕”未來將會如何切分,人們拭目以待。
本報北京3月11日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