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2年,全國城鎮保障性住房計劃新開工建設700萬套,加上去年新開工的1043萬套,實際在建的有1700多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施工量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爲了滿足人民羣衆的住房需求,保障房和商品房應該同時建設,互爲補充。”鄭新立委員說,新加坡等地區都建有類似的保障房。低收入羣衆通過保障性住房解決住有所居,高收入人羣則通過市場購買商品房。建設保障房,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抑制城鎮的住房價格。
眼下,不少已經竣工的保障房將陸續進入分配階段,公平分配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生命線”。“確保分配公平,制度建設是關鍵。”鄭新立委員認爲,爲確保分配公平,要加強3個方面的制度建設:一是進一步明確享受保障性住房家庭的收入標準,強化住房城鄉建設、民政、公安、稅務、金融等部門與街道社區協作配合的家庭住房和經濟狀況聯動審覈及信息共享機制。二要完善保障房的退出機制,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辦法,確保有限的保障房資源可以分配給最需要的羣衆,一旦入住者收入變化、不再符合入住條件,要能迅速退出。三是進一步統一保障房面積標準,確保住戶的基本需要。保障房不能離城市過遠,最好與商品房建在一起,這樣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