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河北的劉喜梅3年來10次到重慶,勸自己的兒子回家,像其哥哥一樣進入國企工作,端上鐵飯碗。然而兒子並不領情,導致母子矛盾不斷升級。(據3月12日《重慶晨報》報道)
儘管這位母親爲了兒子進國企,幾乎動用了所有手段,比如賣掉了兒子的衣物、到兒子單位去鬧等過激手段,但這一切掩蓋不了特別的母愛。因爲,歸根到底,這位母親是希望兒子能夠過得更加舒適。這份愛無私,卻也很沉重,這份愛深深烙上了這位母親的價值觀後,變得更加讓人無法承受。
現代社會裏,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即便這位母親如何覺得國有企業好,如何認爲兒子進國企纔算是正道,但她都沒有權利去幹涉兒子選擇的權利。說的嚴重點,這種逼迫,也可以說是一種權利的侵犯。
有人說,這齣劇情還應該有國企的戲份,如果不是國企待遇太好了,這位母親也許也不會這麼偏執。國企的這些優勢確實是現實存在的,可即便國企待遇再好,甚至好過公務員,但這也只是某些人的認識,不代表所有人都這麼認爲,至少在27歲的冉傑希眼中,這些所謂的優勢沒有任何吸引力,這也是現實,一個必須尊重的現實。
當這位母親一意孤行地堅持己見,絲毫不顧及兒子的感受與意見時,她的那份愛已經變味了。因爲她已經將兒子應有的那份尊嚴給踐踏了,儘管她是無心的或者說是好心的,卻依然無法補償那種被強迫給她兒子製造的失落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