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王蕾)中國未來的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該如何走?昨日下午,廣州市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員、管理學博士彭澎走上成都“金沙講壇”,與成都市民分享了“廣州在新型城市化的探索”,並建議成都應大力發展三國文化、挖掘杜甫草堂的周邊產業,以及以熊貓爲中心發展動漫產業。
彭澎分析說,中國有兩種城市化的思路:一種是大城市化,一種是城鎮化。但前者帶來了人口和資源的集中,並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出現了很多城市病。爲了解決城市病,於是政府又提出了城鎮化,從政策上引導人羣向中小城鎮聚居。說到城市化,城市羣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彭澎提出了一種已經在廣東實現的構想,即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產業轉出地和產業轉入地平分轉出產業的GDP和稅收。
他提出,“能不能考慮成都這邊的項目,建在綿陽、德陽這些地方,雙方可以協調稅收和GDP。”在彭澎看來,新型的城市化不僅要包括人員的流動,還要包括一些軟性的東西,比如空氣質量、經濟結構,還有常住居民的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