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目前沉船周圍的海域沒有發現燃油泄漏和硫酸泄漏現象,但是不排除未來將會有泄漏的可能性。
事故海域海水中石油類含量是周邊正常海域的近3倍,沉船事故是否會對該海域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還得看後續發展。
3月13日下午,裝載着7000噸濃硫酸和140噸燃油的韓國籍貨輪“KENOS ATHENA”(中文名雅典娜)在航經廣東汕尾海域時發生進水事故。目前,打撈方案正在制定中,預計一個月後實施打撈。
海事部門介紹,雖然目前沉船周圍的海域沒有發現燃油泄漏和硫酸泄漏現象,但是不排除未來將會有泄漏的可能性。
3月13日13時30分左右,裝載着7000噸濃硫酸和140噸燃油的韓國籍貨輪“KENOS ATHENA”(中文名雅典娜)在航經汕尾海域(汕尾田尾角以東約4.2海里)時發生進水事故,船舶傾斜後自沉。
自沉的韓國籍貨輪建造於1985年,船齡較長,事發時裝載有140噸燃油和7000噸濃硫酸。3月13日13時30分左右,這艘韓國籍化學品船從韓國開往我國某港口途中,在航經汕尾海域(汕尾田尾角以東約4.2海里)發生進水事故,船舶傾斜後自沉,18名外籍船員棄船後被全部救起。
船長陳述,事發時“KENOS ATHENA”船舶右壓載艙進水,船舶右傾,船上裝有散裝硫酸共7000噸,棄船前關閉了貨倉和油艙閥門。廣東海事局人員告訴記者,要待沉船被打撈後,才能調查清楚事故原因。“海事部門、汕尾市及其他相關單位制定了相應的沉船打撈方案,剛剛進行了專家評審,預計沉船打撈行動將在一個月之後實施。”
廣東海事局的“海巡152”船最近持續在這艘沉船周圍巡查,在沉船周邊海域未發現油污帶。廣東海事局還出動了海事直升機,對沉船現場進行監控。不過海事部門提醒,由於出事海域海況複雜、氣象多變,尤其是近期霧天比較多,能見度差,不排除未來會有泄漏的可能性。
3月16日,記者從位於汕尾白沙半島上的廣東紅海灣發電有限公司碼頭出發,沿東北方向航線前往該韓國船隻沉沒地點,航行約10海里之後,到達沉船地點,一路上均未看到明顯油污帶。
事故發生後,廣東海事部門督促事故船船東以最快速度到達現場洽談,並研究施救方案。海事部門已向船東發了限期打撈函,督促船東與打撈公司儘快拿出打撈方案。
廣東海事局危防負責人表示,如果發生燃料油泄漏,沉船現場會不斷出現油污。3月14日船舶沉沒後曾發現少量油污帶,經清污船處理後,從3月15日起,現場就沒有油污帶了,可以判斷該沉沒船隻目前未出現燃料油泄漏現象,現場情況是可控的。
漁民:快搬走“定時炸彈”
又訊記者在海灘上採訪時,一些漁民紛紛對記者說,請求政府一定要儘快把那個“定時炸彈”(韓國籍沉船)搬走。
“3-13”韓國化學品船沉沒事故處置領導小組組長、汕尾市副市長李賢謀表示,海事部門15日和17日兩次向韓方船東和韓國船東互保協會發出限期打撈函,並要求其在19日中午12時以前必須落實有資質的打撈公司並制定打撈方案,否則將委託交通部廣州打撈局實施強制打撈。韓國船東方面接到海事部門的函告後,到目前爲止,韓方代表沒有對限期打撈的時間和實施強制打撈等問題提出異議。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只要打撈方案通過專家會審,即可實施強制打撈。
海水石油類含量超標近三倍
3月17日上午9時30分,省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中心、汕尾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赴事故海域,在沉船點300米範圍內佈設4個監測站位,在沉船點東北方向2海里處佈設參照站位。現場監測結果顯示:事故海域已無油膜。沉船附近海域表層海水pH值爲8.09~8.17,5米水深海水pH值爲8.06~8.15,底層海水pH值爲7.94~8.16,參照站位海水的pH值爲8.13~8.16。沉船附近海域海水的pH值與參照站位海水的pH值無明顯差異。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負責新聞發佈的陳先生告訴記者,目前海水中石油類含量是周邊正常海域的近3倍,因此,是否會對該海域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目前“不好判斷”,還得看後續發展。
“如果原油泄漏,肯定會影響生態環境!”國家海洋局南海環境檢測中心生態生物室教授、高工董燕紅在電話中告訴記者,該影響會通過食物鏈一層一層傳導。
陳先生說:“現在最擔心的就是7000噸濃硫酸(濃度≥98%)可能會泄漏,如果7000噸濃硫酸泄漏,生態環境何時恢復,還真不好說。”
漁民若受損
有權利索賠
有關心海洋問題的讀者提出,這艘沉船一旦發生化學品泄漏,中方該如何向韓方索賠?對此,廣東海事局的工作人員表示:“索賠是必須的,不過這屬於下一步的工作。當務之急是先把沉船打撈上來。”
對海商法素有研究的廣東律師顧浩巍告訴記者:韓國的這艘船沉沒於中國汕尾附近海域,中國享有絕對的管轄權,由我國環境保護行政機關直接對此行爲進行監管。一旦發生泄漏造成污染損害,我國環境保護行政機關可依法對其進行補償性的經濟處罰。在受污染海域享有權利的相關中國公民,也完全可以向韓國方面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