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浙江金華市公交公司某車隊用“豪車辨識圖”教司機識別豪車,工作人員表示,這是爲避免天價賠償,“看到豪車撞不起,那只有躲得起了。”早就聽說過豪車兇猛撞不起,上路的豪車就像是一個防不勝防的“經濟炸彈”。撞上豪車可能導致“一撞返貧”,甚至傾家蕩產。因此,享受平等路權的平民車努力自動遠離、退避三舍,沒想到原本有優先路權的公交車也要躲避這些豪車,這背後折射的是公交車路權在市區道路上的尷尬現狀。弔詭的是,這種躲避,不是出於文明行車的禮讓,而是由於豪車對其他車輛形成強大的經濟震懾所致,是弱者屈服於強者的無奈。這在客觀上扭曲了道路通行原則,形成了豪車的道路特權,只會讓豪車更兇猛、更放肆,讓弱者的生存空間更逼仄。常言說,“惹不起還躲不起?”可往哪裏躲?《廣州日報》評論慨嘆,如果躲那撞不起的豪車成爲第一選擇或唯一選擇,那麼,可能躲到沒人的地方,也可能躲到有人的地方;“人命沒有豪車值錢”,道路上的衆生,豈不要成爲豪車的“替身”?評論稱,法制是終結叢林法則的第一利器,也是市場機制不可或缺的調節力量和仲裁者。解脫困境的首選,仍寄望於法制,以法制力量終結強者通吃、弱者相殘的不公平局面。已經到了立法與另類規則賽跑的時段。(主持宋學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