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記者郭毅張衝
歷史遺留問題、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越級進京鬧事……任何一個關鍵詞背後的故事都能讓各級主管領導頭疼一陣。信訪案件,更是集萬難於一身。
“無頭屍案都能破,難道信訪案件比刑事案件還難解決?處理信訪還能比破命案難?”黑龍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總隊長出身的牡丹江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閆子忠偏要跟信訪案件叫叫板,在他看來,信訪恰恰是反映政府工作哪些環節問題比較集中的晴雨表。
2012年除夕夜,閆子忠在牡丹江市公安局食堂宴請信訪辦公室全體幹警吃餃子,席間表示“信訪部門是全局最清苦的部門,大量的工作都是在基層處理羣衆反映的疑難問題”。
這頓慰勞餃子的緣由要從2010年6月20日說起,閆子忠初任牡丹江市副市長兼任公安局局長,上班到市公安局召開的第一個黨組會議就是聽取牡丹江市公安信訪工作彙報。
牡丹江市公安局信訪辦公室主任付強清晰地記得,閆子忠在黨組會上提出,信訪問題就是反映工作情況的晴雨表,能夠充分說明日常公安工作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很多找不到嫌疑人的殺人案都能一點一點通過細緻的工作偵破,一些當事人都擺在眼前的工作死結怎麼還能打不開?
按照閆子忠的要求,付強梳理出牡丹江市公安局信訪案件132起,然後由全局黨組領導每人包案。根據牡丹江市公安局制定的各級公安機關考評辦法,在100分制基礎分中,信訪工作佔40分。此舉一出,132件歷史遺留的疑難信訪案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全部辦結。
結清了欠賬,面對新的信訪案件,閆子忠對牡丹江市公安局各級機關提出要求:有理信訪案件出現第一次,分局領導要作出書面解釋;第二次,分局領導到市局當面檢討;同一問題第三次有理上訪,分局領導主動引咎辭職。目前,除個別民警工作方式、態度上略有瑕疵外,牡丹江市公安局有理上訪案件實現零發生。
因爲公安信訪工作處理得好,時隔一年後的2011年6月,牡丹江市政府重新調整領導分工,由閆子忠分管全市信訪工作。
牡丹江市信訪局副局長沙士偉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沉積下來的疑難信訪案件往往非常曲折,在解決上因爲種種原因導致效率不高,信訪部門按照牡丹江10個縣市的區域進行劃分,共梳理出110件疑難信訪案件。
2011年6月,閆子忠用20天時間分別到各區縣召集相關部門領導召開解決信訪問題現場會,逐一討論解決當地的歷史遺留信訪問題,並在當場聽取情況的同時研究對策、分派任務。
110件疑難信訪案件主要包括動拆遷、改制、工資待遇、涉法涉訴、一房多售等六大類。閆子忠將造成這些沉積信訪案件的原因歸結爲:初信初訪處理權利不到位;責任追究不到位;信訪部門總是“二傳手”;違法上訪依法打擊不到位;對困難上訪戶羣體救助不到位。
“這件信訪問題你知不知道?”
“不是特別清楚。”
“不清楚你來幹啥,你回去吧!”
解決信訪問題現場會上,一些委辦局領導與閆子忠這樣“捅肺管子”的對話十分常見。
經過9個多月的艱苦工作,110件歷史遺留案件已全部結案或已形成有效解決方案。其間,閆子忠始終在思考“怎樣才能保證長久有效地解決信訪問題”。
“唯有機制最有保證。”閆子忠告訴記者。
今年3月8日,在閆子忠的牽頭調研下,由牡丹江市信訪局編寫的《關於進一步完善信訪工作機制的意見》,由市政府常務會通過;3月19日,意見在牡丹江市委常委會上通過。
在從事多年信訪工作的沙士偉看來,閆子忠提出的五大問題在意見中都有了明確的解決辦法。
“羣衆到政府上訪,通常是想表達自身某一方面的訴求。如果接訪人經過細緻的研究、琢磨上訪人和相關的案件,就會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閆子忠說,在受理信訪案件時,不但要求信訪人息訴罷訪,還要人和,要羣衆對於公職人員處理事件給予好評,這才能從真正意義上達到社會和諧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