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錢江晚報的編輯們:
你們好!
浪川鄉中心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地處杭州淳安的西部山區,現有學生584人。由於我們鄉外出務工者居多,他們的孩子成爲所謂的“留守兒童”。目前,我校留守兒童佔60%,住校生佔80%。
當前,我們農村孩子已經不缺溫飽,他們缺乏的是更廣泛的學習空間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農村的孩子們缺少與外界交流的條件,視野封閉,知識面狹窄,但內心同樣也充滿了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渴望。“老師,爲什麼門口種的向日葵總是跟着太陽轉”、“老師,我想了解一些宇宙方面的知識……”每當我望着那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我的內心就充滿了困惑。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沒有行萬里路的條件,讀萬卷書呢?
社會上做慈善的人或單位很多,大家似乎更願意把做慈善的目光盯在物質上,個別結對幫扶上。這些愛心人士掏錢給孩子們買書包,給孩子購置衣物,甚至直接金錢資助,他們的愛心溫暖了山區的孩子。可是怎樣纔是最好,最有效的慈善呢?要我說,送一個孩子幾本書,不如送學校幾本書,那樣學校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借閱。送一個孩子一個書包,不如把這個書包轉化成學生的獎品,那樣可以激發更多的孩子學習的熱情。送一個孩子幾百塊錢,不如把錢積在一起成立一個學生成長基金,讓更多的孩子體驗成長的快樂。但目前,我們學校的圖書室嚴重缺書!我們的學生積分制評價系統還亟需資金持續推進!
農村的孩子們沒有優越的物質生活,但同樣可以有思想,有理想。做教育,我們的方式可以有多種,但我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期待有人來關注我們,理解我們。
浪川鄉中心小學徐建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