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李學梅)距4月22日法國總統選舉投票日尚有半月,選前對局已然白熱化。“左右”對決或許不算新鮮,然而在一場史無前例的危機中,無論哪方取勝,都將對法國乃至歐洲的政治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在激烈的選戰中,法國正在尋找擺脫困境的一線生機。
選舉從初始階段便充滿戲劇色彩。去年5月,薩科齊最有力的競爭對手、時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因涉嫌性侵犯酒店服務員而無緣選舉。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將社會黨前第一書記奧朗德推上前臺。奧朗德溫和務實、政治經驗豐富,他提出的提高福利、促進社會公平的主張對危機中的法國人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社會黨亦對選舉寄予厚望。縱觀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曆史,該黨除在密特朗任總統的14年間主政或與右翼政黨共同執政外,多數時間處於在野狀態。2002年總統選舉,該黨候選人若斯潘首輪即被極右翼人物勒龐淘汰,被黨內人士視爲奇恥大辱。
社會黨人期待復仇。而在薩科齊看來,22日的投票與其說是選民選舉總統,不如說是選民對他的執政表現進行信任表決。在薩科齊主政的近五年裏,法國陷入了經濟、債務危機,失業率攀升、貧富懸殊加大。在選民不滿的情緒中,薩科齊的支持率一路看跌,一度大幅落後奧朗德。不過,隨着選戰的推進,薩科齊開始發力。
5日,他發出警告,稱法國正面臨歷史性選擇,要麼投票給他、幫助政府實施削減開支方案,要麼坐等像希臘一樣陷入主權債務危機。此外,薩科齊還就國人關心的非法移民、就業等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力求在同社會黨的對決中掌握主動權。在最近發生的圖盧茲猶太學校槍擊事件中,薩科齊再次展示了“強勢總統”的形象。
最新民意調查顯示,薩科齊與奧朗德的支持率差距正在顯著縮小,在選舉首輪投票中,薩科齊將獲得30%的支持率,甚至領先奧朗德一個百分點。
有趣的是,鄰國德國的領導人也加入這場引人注目的法國總統選戰。在歐債危機的大背景下,薩科齊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觀點趨同,法德二人組被媒體戲稱爲“默科齊”。可以想見,德國總理會爲薩科齊站臺助選,而薩科齊也不會是一個人在戰鬥。
薩科齊與奧朗德的纏鬥終會決出勝負。但是無論何人執政,都將面對艱難抉擇,以帶領法國走出危機——這就是選舉的關鍵所在。而在危機陰雲的籠罩下,歐洲政壇近年來“向右轉”的趨勢會否改變,或許,此次法國總統選舉就將成爲一個風向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