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黃超)隨着北方國際物流城創業孵化示範園、靈武市全民創業園和中小企業孵化基地、中國穆斯林國際商貿城等一批政府扶持下成立的創業孵化園區逐步落成,小企業主、創業者們紛紛瞄準適合自己發展的示範園區入駐。但創業過程中仍有許多待解的難題,4月13日,銀川市副市長馬軍生帶領市勞動就業局、創業辦相關主管領導深入各園區聽取創業者們的困難,實地爲創業者們出謀劃策。
馬志剛是一名歸國留學生,他在穆斯林國際商貿城經營一間茶葉經銷店。他告訴記者,作爲歸國留學生,對國內的創業扶持政策不甚瞭解,“對於我們這些剛剛回國創業的留學生來說,能夠享受哪些政策、可以找哪些相關部門申請,這些信息的獲取渠道非常有限。”針對馬志剛的問題,創業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即將出版一本畫冊,專門面向大學生創業者,“上面有扶持政策條款以及辦理的相關手續、部門。”由於馬志剛有巴基斯坦留學經歷,他希望能夠進口一些印度、錫蘭的茶葉,但高昂的物流成本、進出口關稅讓他望而卻步。馬軍生表示,目前我市已向國務院申報內陸開放經濟實驗區,“該申報一旦獲批,將大大減少外貿進出口的稅收,同時還有各種配套政策出臺。”
在靈武市全民創業園和中小企業孵化基地,記者看到,由政府出資興建的28棟廠房已經建成,目前有4家小微企業已經入住。據靈武市創業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28棟廠房由市政府免費劃撥用地,廠房也是政府出資建設,3年內可以免費供無力建廠的小微企業使用。馬軍生表示,政府不僅要提供場地、資源,還要積極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加大督導力度,“比如引入銀行、工商稅務等部門,讓小微企業能夠就近辦理各項貸款、繳稅業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