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一季度,QDII基金可謂一枝獨秀。Wind統計顯示,截至一季度末,51只QDII基金平均回報率達6.7%,喜迎開門紅。其中,交銀環球精選基金成立以來淨值一直在面值之上,3年取得了超過40%的業績,而該基金的投研團隊也將於近期再度出海。記者獲悉,交銀施羅德基金旗下第二隻QDII基金———交銀施羅德全球自然資源證券投資基金自4月9日起發行。交銀施羅德旗下首隻QDII基金交銀環球出海3年多,截至一季度末,成立以來斬獲41.20%的收益,是所有QDII基金中少數幾隻經歷金融危機後仍保持正回報的基金之一,也是僅有的兩隻成立以來回報超過40%的QDII基金。同時,該基金今年以來淨值增長率也已經達到9.16%,業績優良。這3年多的管理經驗爲交銀施羅德鍛造了一支頗具經驗的海外投資隊伍,或將成爲交銀資源未來獲取較爲穩健業績的支撐。
談及目前的投資環境,交銀資源基金擬任經理鄭偉輝表示,目前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和歐債危機依然存在,但海外投資在政策面上出現了一些積極因素。資源品的投資會受益於刺激政策出臺和經濟增長預期的改變;經濟的基本面改善程度可能會制約股市的上漲空間,海外市場特別是自然資源投資或將存在階段性、結構性的機會。
“現階段,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面臨經濟增速下滑的風險,但支持商品價格趨勢上漲的因素依然存在,只不過可能需要更長時間來演繹。”據鄭偉輝介紹,從供應面來看,多數自然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而從需求面看,雖然新興市場的經濟面臨增速放緩的風險,但高基數的減速增長對應的絕對量依然相當可觀。
鄭偉輝表示,新興市場的人均資源消耗量相對於發達市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隨着新興市場的人均財富的增長,這種差距會逐漸縮小,在人均的資源消耗上,新興市場預計仍存在結構性的上漲趨勢。資源供應面的制約因素和需求面的持續增長的矛盾使資源投資可能具備長期的投資價值。
大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