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羊城晚報訊記者楊輝、薛江華報道:記者從具體負責廣東事業單位改革推進工作的省編辦瞭解到,目前廣東省屬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進展順利,已接近尾聲;深圳、佛山市市直及部分區縣已率先完成分類改革,其他地市也正有序推進。省編辦表示,廣東全省省屬事業單位外其他事業單位分類工作還未完成,目前爭取年底前完成。
事業單位經營服務職能交市場解決
作爲全國事業單位改革試點省,廣東於2007年制定了《廣東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試點指導意見》,並在省水利廳等省直部門和佛山市等單位啓動試點工作。2009年率先成立省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完善組織領導體系;2010年印發《廣東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意見》,在全省範圍全面推開。
省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事業單位廣泛分佈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門類繁多,職能各異。此次事業單位改革,剝離原由事業單位承擔的後勤保障、水力發電、維修維護等經營服務職能,將這些職能交給市場解決。
公立醫院財政撥款與自籌資金各一半
在不同領域出臺了不同的改革措施。在文化領域,報紙等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將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製爲企業。在科技領域,出臺《關於深化科研體制改革的意見》,組建工業、農業、自然科學、現代服務業等四大主體科研機構。在教育領域,通過制定機構編制標準,構建從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高等教育學校一體化的標準體系。醫療衛生行業則將鄉鎮醫院、社區醫院和公立醫院區分開。這些醫院分屬不同類型事業單位。
“在衛生領域,將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職業病防治、疾病預防控制等機構列爲公益一類,將公立醫院定爲公益二類,促進公共醫療機構迴歸公益性質。”省編辦表示。
據悉,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爲國家全額財政撥款,公益二類爲財政撥款、自己籌集資金各佔一半。廣東目前省市區各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超過200萬人。
廣深珠試點引入法人治理結構
“(廣東)將事業單位改革納入行政體制改革大局中統籌謀劃,與轉變政府職能工作通盤考慮,實現職能清理、資源整合、科學分類。”省編辦表示,關於事業單位改革中,廣東明確將行政機關的微觀管理、技術性、輔助性事項交給事業單位承擔,將事業單位承擔的遊離於行政機關之外的行政職能迴歸機關。
“改變一些行業主管部門既管行業,又興辦相關行業市場主體造成的管辦不分、‘裁判員’和‘運動員’不分的局面,使政府機關從偏重於對所屬事業單位的直接管理,歸位至對全行業履行政策導向、規劃佈局、行政指導、監督管理和營造發展環境等。”省編辦表示,更好地構建“小政府、大社會”、“強政府、好社會”。
記者獲悉,廣東事業單位改革根據不同類型事業單位特點,採用政府保障、項目撥付、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支持公共事業,保障財政資源的公平合理配置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目前我省正在加快制定政府購買服務政策法規,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對於此次中央提出要求去除事業單位行政級別,廣東已經探索在事業單位管理中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破除管理行政化。目前已在省公路管理局、航道局、代建項目管理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部分省屬事業單位和廣州、深圳、珠海市試點。其中,《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暫行辦法》已經深圳市人大立法通過並實施。
楊輝、薛江華
| ||